单片机5V输出驱动控制24V外设电路

控制/MCU

1842人已加入

描述

一般的单片机供电电压是3.3V或者5V供电,输出的电平也是在3.3V或5V电压,如果要想去控制一个更高电压的外设设备,那么就需要外加其他驱动,来间接控制。

一个74HC04+ULN2803驱动电磁阀,单片机初始化的时候,所有管脚都是拉高的,需要输出的时候,OUT1-OUT3变成低电平,经74HC04反向后变成高电平,再经ULN2803反向放大后,又变成了低电平,最后的输出变成了低电平,成功驱动电磁阀;

在这里74HC04的主要作用是反向,而2803在反向的同时,也将单片机的驱动能力大大提高了,因为一般单片机的IO口驱动电流最大是20毫安左右,而2803的驱动能力可以达到几百毫安。

mcu

用光耦替代了74HC04,此处用光耦既起到了反向作用,又起到了隔离的作用,而2803依然是反向+放大。

mcu

MOS管驱动电路

用了个场效应管IRF540驱动电磁阀,其驱动能力远远大于2803,IRF540是电压驱动型,MCU输出一个低电平,三极管8550导通,使得IRF540的G极获得一个5V的电压,IRF540导通,进而电磁阀开始工作;

1N4007以后与他串联的电阻,起到续流保护作用。

mcu

光耦隔离

这个电路是对前一个电路的改进,因为前一个电路的IRF540 的G极电压是5V,而如果大家看过IRF540的使用手册就不难发现,IRF540 的最佳触发电压是10V左右,也就是说,只有当IRF540 的G极电压达到10V左右的时候,其导通才接近饱和,也就是其驱动能力达到最大。

mcu

总结一下,如果是要驱动小功率的电磁阀,可以参考前两个电路;而如果是要驱动高速及大功率的电磁阀,后两个电路或许更适用,当然,大家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成本等综合因素。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