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厂商开元通信被指技术抄袭 自主创新仍需加码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声学滤波器全球高峰论坛国际会议在成都举办。本应是滤波器行业顶尖科学家技术交流的行业聚会,却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博通(Broadcom)首席科学家和FBAR(薄膜腔声谐振)滤波器创始人Rich Ruby博士在大会上表示,有公司抄袭了博通技术,并展示了这家公司的芯片产品“开盖图”,并公开指称其窃取了博通的产品技术。

据财联社报道,这家被指抄袭的公司被证为开元通信技术(厦门)有限公司(下称“开元通信”),根据第三方拆解出具的开元通信EP7041F产品开盖报告显示,该产品技术特征与Rich Ruby博士会上列举的国内公司产品基本吻合。

国际会议公布抄袭侵权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件。随后,开元通信发布声明称相关文章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将采取法律措施。

博通核心专利拆解 开元通信恐难逃法律纠纷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侵权风波起源于博通内部的一份分析报告。博通方面提到,博通内部有一个终端新品拆解分析部门,正是最近的分析报告发现了这个“copycat”(抄袭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博通的FBAR技术,有几个关键特征:空腔,谐振器叠层,谐振器形状,晶圆级封装,谐振器边缘结构,压电材料等等。这些特征之间加工方法紧密连接,形成最终的产品。MEMS产品因为其结构的复杂性,加工工艺的特殊性,一家公司、一类产品,只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工艺流程和结构特征。而这些都与公司的技术演进IP资产紧密相连。

资料显示,博通公司FBAR的研发历程将近30年,在这一系列的演进过程中积累了约383项关键专利。其中专利最密集的申请和授权期在2003年至2015年之间。这期间也是其FBAR产品性能急剧提升,产品销售额快速增长的时期。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产品包含其多数关键特征的竞品来讲,侵犯其专利肯定的,而100%的侵犯其专利则肯定会遭到博通的阻击。

据一份专利鉴定报告显示,开元通信FBAR产品在至少4个关键专利点上对Avago公司专利构成侵权,包括下空腔(Swimming Pool)结构和工艺、各型Air Frame 结构和位置组合、下电极和压电层叠层结构和制造工艺、Micro Cap WLP(晶圆级封装)等。(小K注:Avago即安高华科技,2015年以170亿美元现金和价值20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博通)

5G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提到了开元通信专利US8232845B2是有关有源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与FBAR集成封装的技术方案,因而不构成侵权。而实际上,专利US8232845B2的权利要求是关于WLP结构的,而这种WLP结构可以用来集成封装多种类型的芯片。开元通信此次恐难逃法律纠纷。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自主创新仍需加码

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对零部件体积、单价要求高,滤波器主要以声学滤波器为主。当前声波滤波器主要包括表面声波(SAW)和体声波(BAW)滤波器。由于5G技术推动通信产业的生态变革,终端对滤波器的数量和高端化需求更高,该技术领域也成为博通等国外头部厂商必争市场。

据了解,随着5G手机渗透提升,全球手机端滤波器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4 年达到 128.3 亿美元;同时5G 时代将会推动物联网的应用,合计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在2024 年预计达183.3亿美元(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数据)。

从市场导入以及高端突破的角度看,国内滤波器发展目前整体仍处于初期,SAW滤波器和BAW滤波器领域海外厂商仍占据主导地位。据第三方数据,滤波器国产化率不足5%,国内厂商正从低端切入,向中高端突破。行业分析认为,国产滤波器行业的增长逻辑依次为:用量提升、逐步替代、技术进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滤波器公司包括诺思微、汉天下、开元通信、武汉敏声、麦捷科技、新声半导体、好达电子以及卓胜微(300782.SZ)等等。其中,诺思微、开元通信、汉天下等等,均为BAW滤波器的供应商。

面对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为进一步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国内产业链上游厂商仍需加码自主创新实现重要技术环节的国产替代,确保我国产业自主可控,安全发展。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