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01等效模型的引入

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不能应用在较长的导线上。 然而,可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即将传输线分割为较短的线段(极限情况下无穷小)。 这些线段包含传输线的所有特性,比如损耗、电感和电容特性。 将导线分割为无限小的线段优点为引入分布参数的概念,可以在微观尺度上进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

02双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假设注意力集中在位于z和z+△z之间的一小段上,注意到每段导体是用电阻和电感的串联来描述的。 由导线1和导线2引起的电荷分离导致的电容效应。 考虑到所有的介质都有损耗,还必须引入电导G(参考下面的示意图)。

等效电路

03同轴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同轴线可以视为采用集中参数表示的双导体系统。 其等效电路可以采用下面的模型进行等效。

等效电路

04等效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表示如下:

  • 可以表示一个直观的物理现象;
  • 可以用以标准的双端口模型;
  • 可以采用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进行分析;
  • 可以提供微观到宏观的基础过度。

缺点可以表示如下:

  • 实际上是个一维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场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板上的边缘效应,所以不能预测与其他电路元件的互相干扰;
  • 由于磁滞效应引起的与材料相关的非线性被忽略了;
  • 不适合直接进行时域分析。

05高频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高频时,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如下:

等效电路

以下的内容引用《射频与微波电子学》里面的推广过程,大家可以看看。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