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计方案

描述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针对大中型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积庞大、操作复杂、造价昂贵,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及偏远地区普及使用的问题,武汉轻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易携带、操作简单、低成本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基础,基于设备离心力和芯片毛细力将血液样本预处理、输送、混合以及反应等过程一体化,并以ARM、DSP和FPGA多处理器结构实现人机交互、电机运动控制、恒温控制等功能,实现了生化分析仪的便携式功能。此外,经过性能检测,该系统吸光度重复性、稳定性、温度准确度和波动度满足国家标准,因此,为体外即时检验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应用科技》期刊上。

系统工作原理

生化分析仪主要由检测单元、控制单元、管理单元3部分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查看生化分析仪的工作状态、样本检测的结果。

通过按键发送检测命令给到下位机,下位机执行相关命令,检测单元各个模块开始工作,最终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算法处理后返回至上位机界面,ARM上预留有RS232接口可同步数据到PC端数据管理软件。

而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加速、减速、正反转,为微流控芯片提供离心驱动力,以此来实现芯片中测试样品离心、混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氙灯提供一束白光摄入微流控芯片的反应孔,经过分光、滤光后,硅光电池组成的光检测器检测到9个波段的光信号,对信号处理后,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参照标准曲线,可以得到被测样本中关注物质的浓度。微流控芯片结构以及血液样本在芯上的分离、定量、流动、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处理器

图1 微流控芯片:(a)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b)加入样本(红)和稀释液(蓝);(c)样本稀释液定量和离心分离;(d)血浆(黄)、血细胞(红)分离完成;(e)稀释液(蓝)、血浆(黄)完成混合(绿);(f)稀释液、血浆混合后进入反应孔。

系统硬件设计

如图2所示,直流无刷电机的正反转、匀速转动以及加减速通过专用的电机控制芯片来控制,为微流控芯片提供充足的离心驱动力,以此完成血液样本的生化检测反应。直流无刷电机由3个单桥臂电路组成,每个桥臂使用IR公司的IR2101 MOSFET驱动器来驱动,该驱动器是一个双通道、栅极驱动、高压高速率驱动器,最高可提供20V的栅极驱动电压,依靠VCC端的自举电容,可实行上桥臂的电压驱动。

处理器

 图2 电机驱动电路

盘片定位电路用于提供盘片检测时精确的定位信号,该系统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硅光电池为光电检测器,系统为发光二极管提供5V电压。光信号经硅光电池转换为电信号后进入运算放大器LT1113,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调理后的信号进入比较器电路,当放大后电压信号大于目标电压信号,输出高电平,氙灯曝光,完成一次探测。

处理器

图3 定位信号放大电路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检测流程如图4所示,正常启动后,用户通过显示屏点击检测按钮进入检测流程,扫描二维码录入测试信息,放入微流控芯片,添加样本,确认测试信息后自动进入检测程序,待仓内温度达到37℃±0.1℃开始检测。直流无刷电机转动驱动盘片转动,完成样本离心、定量、样本和稀释液混合等工作,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通过SPI接口交互数据,数据经过处理后生成检测报告,在显示屏上显示,并自动打印测试报告。

处理器

图4 系统检测流程

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基层组织和偏远地区的普及提供了便携式的解决方案。研究人员后续将致力于将硬件系统进一步集成化、小型化,优化软件,使系统性能更加稳定、准确度更高。

审核编辑:郭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