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E技术具体是如何实现呢?

描述

近两年,总能看到如下的技术词汇

Eco OLED、COE、PLP、CFOT

看似毫不相干

实则均指向COE技术

即在AMOLED封装后

光刻一层彩膜

替代Pol

既能降低反射,提升显示效果

又能提升透过率,降低功耗

还能降低面板厚度,实现轻薄的效果

基于技术的实现手段

本文统一以COE描述

Part 1:缘起

技术的产生

还得从OLED器件结构说起

……

由于顶发射OLED的金属电极反射环境光

当环境光较强时

在反射光的作用下

屏幕的显示效果和对比度会大幅下降

导致用户很难看清屏幕

面对这样的问题

该如何解决呢?

Part 2:C-Pol技术

解决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是借鉴现有的反射式LCD技术

业内发展出Circular polarizer技术

即C-Pol技术

偏光片用于改变光线的方向

当环境光通过线偏+1/4波片后

会被调制为圆偏振光

当其再通过1/4波片后

会被调制为相反方向的线偏光

因与PVA正交而无法通过

减少环境光的反射

OLED

偏光片的加入

意味着更好的对比度和色偏表现

OLED

但本质上会降低发光效率

导致透过率较低、面板较厚

Part 3:COE技术

虽然C-Pol技术能降低反射

但折叠后折痕无法完全恢复

这与市面上OLED折叠产品的趋势背道而驰

既然偏光片较厚

那有没有很好的替代呢?

延续这个思路

业内开发了第二种方案

即“无偏光片显示技术”

在封装后光刻一层彩膜

利用BM和RGB吸收部分环境光

透过彩膜的部分被电极反射

进而被BM、PDL吸收

降低反射率

具体是如何实现呢?

Round 1:环境光 VS BM

BM即黑矩阵

对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环境光碰到它

便会有去无回

Round 2:环境光 VS 彩膜

彩膜可以过滤出特定颜色的光

当环境光穿过彩膜时

会显示出透过对应颜色的光

当光线遇到PDL

将被PDL吸收

如果光线落到金属电极上

将再次被反射

反射过程会有部分被BM区拦下

其余则穿过彩膜

反射到外界

尽管与C-Pol技术相比

COE在降低反射上略逊一筹

但其能实现透过率的提升

有效降低功耗

使厚度进一步减小

不失为一种鱼与熊掌兼得的解决方案

OLED

尽管工艺方面与Panel工艺兼容

但需要低温制程

增加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和成本

且视角色偏、反射衍射现象等尚待解决

目前业界厂商

如三星、LG、BOE、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等

已纷纷布局COE技术

技术普及尚待时日

期待厂商们可以将COE技术优化改进

提供更好的色彩表现及折叠能力

为用户带去更好的终端体验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