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的核心框架和六大思维

描述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必将引发数据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数据治理体系就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近日发布的《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理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提出数据治理以数据为对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规则体系,理顺各方参与者在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的权责关系,形成多方参与者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流通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要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1 搭建数据治理的核心框架

数据治理的核心框架从价值目标到条件环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导过程,数据价值释放为数据治理提供了远景和方向,数据资产地位确立提供了关键基础,多元协同治理提供了动力,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实现路径,而平台技术保障提供了保障。从而,整个过程形成逻辑闭环,构成了数据治理的核心框架,保证了数据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迭代发展。

数据安全

第一,数据治理的目标是保障数据及其应用过程中的运营合规、风险可控和价值实现,通过数据治理体系规范数据治理流程,保证数据治理的合规运营,促进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从而将数据中隐藏的巨大价值释放出来。

第二,数据治理的关键基础是确立数据的资产地位,明确数据权属的主体资格,明确规定数据的收集、使用、管理权限,明确各类经营者收集数据的合法途径,平衡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

第三,数据治理的核心动力在于建立健全规则体系,通过数据安全、有序地流通,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不断重组和优化,形成多方参与者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流通模式。

第四,数据治理的行为选择在于让数据动起来、用起来,通过数据的共享、开放、运营、开发、交易等多元化方式,促进数据的融合碰撞和高效流通,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第五,数据治理的条件环境以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为前提,通过数据的分类分级管控,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监督评估体系,防范化解数据危机。

数据安全

02 明确数据治理的六大思维

数据治理涵盖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构建数据治理体系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来予以指导。《报告》对数据治理基本思路进行归纳,提出“战略思维”“精准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六大思维方式,形成数据治理的思维视角。

数据安全

战略思维是顶层,聚焦构建数据治理的生态体系;系统思维是主体,聚焦协同治理体制机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支柱,分别聚焦数据要素市场一般规律和前沿技术、先进文化;精准思维是切入点,聚焦数据资源质量管理;底线思维是基础,聚焦保护国家安全和民众权益。

一是战略思维。数据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非常复杂、宽广的视域。应从全球发展战略层面出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和全球数字化变革大局,着眼数字经济时代的长远发展,完善相关战略规划、政策规定与法律体系,构建数据治理生态体系,形成公共价值目标共同体。

二是精准思维。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数据治理需要促进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有序流动,而数据流通的前提,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并建立在数据质量可靠的基础上。低质量甚至错误的数据,会影响数据流通,并最终影响价值的挖掘。

三是系统思维。数据治理过程中,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着手,打破部门壁垒,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打通国家、行业、组织等多层次,整合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利益相关方的力量,从政策、标准、技术、应用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治理环境。

四是辩证思维。数据治理是有效的切入点,要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角度入手,深刻理解数据资源的深刻内涵、网络空间的内在本质,辨析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安全保护与开放利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归纳和总结数据治理的一般规律,推动数据由资源向要素转化,最大程度上挖掘数据价值。

五是创新思维。主动把握数据资产、数据经纪人、数字人等各种新概念、新理念、新应用、新需求,勇于探索运用新机制、新技术、新手段来防范和化解面临的新风险,聚焦管理方式、协调机制、组织文化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六是底线思维。数据是个人和企业的重要资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注重防风险,做好风险评估,努力排除风险因素,加强先行先试、科学求证,健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筑牢安全网。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