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描述

量子技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涉及计算机、信息、导航、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领域的研究重点,尤其是量子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大国的重点发展对象。量子技术被认为是有潜力改变战争行为和战争结果的新兴技术,推动了全球性的军事变革和战争形式变化。

量子一词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有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物质”。自从普朗克提出量子这一概念以来,经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谔、狄拉克、玻恩等人的完善,在20世纪的前半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将量子力学视为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艾伦·艾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组成功完成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一种被称作“量子纠缠”的关系,而在量子技术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的两个方向——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都利用了量子纠缠效应。

量子通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科学家贝内特于1993年在量子纠缠理论基础上提出,随后6位来自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基于量子纠缠理论,提出量子隐形传送方案。自此,量子通信技术得以发展。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其保密性大于传统通信方式。

量子计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量子计算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等物理特性,以微观粒子构成的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通过量子态的受控演化实现计算处理。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能实现算力呈指数级规模拓展和爆发式增长,因此传统计算机需100年计算的问题,量子计算机仅需数秒即可完成。2019年10月美国谷歌公司宣称,该公司领衔的团队成功运用一个包含53个有效量子比特的处理器,在短时间内完成目前最强的传统计算机1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量子计算技术,快速分析处理战场数据。随着现代战场在空间上的拓展,复杂多样的战场信息传感器遍布陆、海、空、天、网、电空间,各类情报侦察与监视预警信息呈指数式增长,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超出了情报分析员们的能力范围,导致战场信息收集不及时、有效信息产出时效性低、反馈失误等问题。而以海量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化战争和一体化联合作战,时刻离不开海量计算。量子技术为处理战场大数据提供了新方法,量子计算具有并行运算优势,可实现对战场海量数据的快速汇聚与实时分析,全面掌握战场态势,加强战争预测、作战方案制定与评估,实现战场智能化、网络化升级。

量子通信技术,构建安全快速高效的军事信息通信。未来战场涉及空间极其广阔,涵盖物理、信息、认知、社会等多个领域,要想在多维战场实现精准高效地组织筹划和指挥控制,军事信息通信需要更加安全、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更加可靠。量子通信以其无法窃听的“安全性”、近无时延的“超高速”、高效率的“超容量”、高可靠的“抗干扰”等性能,恰好满足了未来战场对军事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实时性、大容量等关键指标的新要求,军用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运用将成为抢占未来战场制信息权的关键一招。

量子密匙技术,增强军事网络信息保密性。作为军事保密通信领域的“明日之星”,量子密钥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得到快速发展,量子密钥可以构建复杂的密码系统。由于对量子态进行测量将会改变最初的量子态,通过量子密钥建立的密码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密码被窃取,从而有效抵抗针对密码系统的攻击,具有极高安全性。量子密钥更成为引领未来军事革命的颠覆性、战略性技术。

量子定位技术,提高军事导航定位精度。量子技术有望显著改善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特别是惯性导航,其基础是具有高时间测量精度的量子时钟,这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授时的发展至关重要。量子惯性导航系统由量子3D陀螺仪、加速度计和原子时钟组成,其中最成熟的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原子时钟,这使得量子惯性导航成为最成熟的量子技术之一,飞机、战车、舰艇等武器平台在量子加速器和量子陀螺仪的辅助下,可充分发挥量子导航设备精度高、重量轻的优势。另外,使用量子导航系统,武器平台无需定期通过导航卫星校正位置。

量子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从军事应用的角度考量量子技术可能引发的新军事变革,研究由此带来的作战样式深刻变化,引发的战争形态演变以及对国际军事均衡的巨大冲击,无疑具有很强的战略和前瞻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