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与接管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目前5G和AI技术的崛起,智能汽车也越来越被普及。作为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而言,从现实意义上真的无法实现一步到位。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自动驾驶中还有很多阻碍需要克服。比如如何解决驾驶过程中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如何实现更多更大意义层面的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报警功能以确保适时接管以规避安全。

一、接管与干预

对于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策略中,主要涉及接管发起者与接收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驾驶所属权对应关系。其中发起者和接受者可以分别是系统和驾驶员。而对于自动驾驶的功能操作主要包括激活、干预、接管和最小风险策略。其中,当出现动态驾驶任务(DDT)相关系统失效或超出 ODD 范围时,由系统发出介入请求,用户通过控制横纵向操纵系统等方式进行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接管(侧重于驾驶员被动执行);驾驶员在系统仍处于活动状态时主动向横纵向控制系统提供输入,系统根据阈值判断是退出功能还是继续执行剩下部分的 DDT 任务,这个过程被称为干预(侧重于驾驶员主动执行)。

二、被动接管

被动接管基本要求

触发自动驾驶系统发出接管请求的事件可分为可预期事件和意外事件两类:由可预期事件触发的接管请求通常属于非紧急状况的驾驶权转换,系统应尽早向用户发出接管请求,以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接管动作;由意外事件触发的接管请求通常属于紧急状况的驾驶权转换,一般难以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接管时间。

系统发出的接管请求信号应跟随请求时间逐步提升警告强度,例如从单纯视觉信号报警升级到视觉信号加声音信号报警,直至接管请求结束。

三、主动干预

自动驾驶系统可允许有多种主动干预实现方式,例如用户可通过操控制动踏板、加速踏板、驻车制动开关、转向灯开关、危险警报灯开关等不同方式实施主动干预。

而根据用户采用的干预方式,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可逆干预和不可逆干预两种响应:

1.不可逆干预:用户实施不可逆干预后,自动驾驶系统退出;

2.可逆干预:用户可选择只干预一部分动态驾驶任务,自动驾驶系统仍可执行剩余部分的动态驾驶任务,当用户干预撤出后,自动驾驶系统可恢复执行所有动态控制任务。

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背景下,无论从产品还是产业链角度,智能交互都将是为汽车产业带来重大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日益提高,整车制造企业、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都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落地,智能网联车辆将长期停留在人机共驾的阶段,期待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能不断成熟完善直到可以完全代替人实现真正的“全自动驾驶”。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