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差分定位技术GNSS位移监测站

今日头条

1101人已加入

描述

GNSS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

GNSS位移监测站由内置GNSS接收机、传输模块、物联网卡、天线、锂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和解析软件组成,安装方便快捷。接收机采用高精度多模多频板卡,根据不同的需求配置不同的北斗/GNSS板卡,数据通信方式采用无线电或网络方式,可以作为基准站或移动站使用。

GNSS位移监测站的工作原理是,先测量出已知卫星的位置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再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然而,由于受到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测的这段距离是伪距离,不是真实的距离,这种情况下,想要测得误差非常小的距离,就需要加入差分定位技术,也就是RTK技术,将所测得的误差值给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真实的数据。但加入差分定位技术的设备,是至少需要两台设备搭配使用的,一台基准站和仪搭配多套移动站,前提是在30km之内。

加入RTK差分定位技术之后设备测得的数据精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都可以达到±2.5mm。因此在边坡监测,沉降监测,道路变形监测,桥梁变形监测等场合广泛应用。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