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飞机背后的技术原理

军用/航空电子

379人已加入

描述

为什么呢?

因为地面雷达也是雷达,隐身机对于非隐身机的优势,严格地说是对于非隐身机机载雷达的优势同样适用于地面雷达。只要你这个雷达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接收电磁波来工作的,那就都只能遵循雷达原理。而隐身就是针对雷达工作原理以釜底抽薪的手段降低雷达效能的。

隐身的直接效果就是大大降低了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而从雷达方程中可以知道,雷达探测距离正比于RCS的四次方根。一般认为F22、歼20等隐身机的RCS是非隐身机的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算出雷达对F22、歼20之类目标的理论探测距离还不到对非隐身目标的三分之一!机载雷达如此,地面雷达也一样。

电磁波

这图把F22的方向画反了,迎着导弹飞更合乎实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面雷达也一样的近视,隐身飞机可以凑得很近。对于万米高空飞行的非隐身机而言,大功率的地基警戒雷达在三百公里外发现它们没有很大问题。但对于隐身机,同样是万米高空,理论上对它的探测距离就会被压缩到百公里级别。这对于防空体系来说就太可怕了,因为目标在一百公里的距离上出现时,即使那是个高亚音速而不是超音速目标,防空体系都已经没有多少反应时间了。

而且,隐身机有两种手段对付地面雷达。第一种是降低高度,对于地面雷达而言,对高度为一万米的目标,理论上最远发现距离大约是四百公里。对高度较低目标的理论最远发现距离可以看下图。降高这个手段非隐身机也可以使用,所以用得最多。第二种是电子干扰。由于隐身机的RCS很小,说明只需要很弱的干扰信号,对方雷达就无法从干扰背景中提取出隐身机的信号。由于释放干扰信号也需要功率,功率越低成本越低。所以隐身机的低RCS带来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干扰成本更低了。这样进攻方在出同样的成本时就可以有更多干扰源,那么防御方就要面对更多的“目标”,更复杂的局面,到底哪个“目标”是真的?

电磁波

所以,隐身机的出现使得针对非隐身机构建的防空体系不仅变得近视,而且还千疮百孔。各军事强国都不得不下大力气查缺补漏,尽可能提高对隐身机的发现概率,这其中所花费的成本并不亚于自己从头开始研制隐身飞机。所以,更有追求的国家就尽一切可能装备隐身飞机从而迫使对手也不得不斥巨资提升其防空体系的效能。

这就是为什么中美俄等国家都不遗余力地研制隐身机的原因。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