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故障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许多现代工厂和流程中操作的大脑, 虽然它很强大,但是难免遇到故障.

故障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外围电路元器件故障

在PLC控制回路中如果出现元器件损坏故障,PLC控制系统就会立即自动停止工作,输入电路是PLC接受开关量、模拟量等输入信号的端口,其元器件质量的优劣、接线方式及是否牢靠也是影响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开关量输出来说,PLC的输出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三种形式,具体选择哪种形式的输出应根据负载要求来决定,选择不当会使系统可靠性降低严重时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此外,PLC的输出端子带负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最大限值.必须外接继电器或接触器.才能正常工作,外接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执行元件的质量,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故障有线圈短路、机械故障造成触点不动或接触不良。

(二)端子接线接触不良

此类故障在PLC工作一定时间后随着设备动作的频率升高出现,由于控制柜配线缺陷或者使用中的震动加剧及机械寿命等原因,接线头或元器件接线柱易产生松动而引起接触不良,这类故障的排除方法是使用万用表,借助控制系统原理图或者是PLC逻辑梯形图进行故障诊断维修,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外设接线端子的接线,为保证可靠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冷压片或冷压插针的方法处理。

(三)PLC受到干扰引起的功能性故障

自动化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控制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多层次抗干扰和精选元件措施,故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运行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使用,PLC受到的干扰可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下,外部干扰是随机的,与系统结构无关,且干扰源是无法消除的 只能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限制,内部干扰与系统结构有关,主要通过系统内交流主电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等引起,通过精心设计系统线路或系统软件滤波等处理,可使内部干扰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PLC生产现场的抗干扰技术措施——通常从电源与接地保护、接线安排 屏蔽和抗噪声等4个方面着手考虑:

(1)电源与接地保护

PLC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一般都很强。通常.将PLC的电源与系统的动力设备电源分开配线 对于电源线来的干扰,一般都有足够强的抑制能力,但是电源干扰特别严重,可加接一个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如果一个系统中含有扩展单元,则其电源必须与基本单元共用一个开关控制,也就是说,它们的上电与断电必须同时进行。

为了抑制附加在电源及输入端、输出端的干扰,应给PLC接专用地线 接地线线径要足够粗.接地电阻要小于4Ω,接地点应尽可能靠近PLC,并且接地点要与其它设备分开。对供电系统中的强电设备,其外壳、柜体、框架、机座及操作手柄等金属构件必须保护接地。

PLC内部电路包括CPU、存储器和其他接口共接数字地.外部电路包括A/D、D/A 等共接模拟地 并用粗短的铜线将PLC底板与中央接地点星形联结防哚声干扰,PLC非接地工作时,应将PLC的安装支架容性接地以抑制电磁干扰。

(四)PLC周期性死机

PLC周期性死机的特征是PLC每运行若干时间就出现死机或者程序混乱,或者出现不同的中断故障显示,重新启动后又一切正常。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该现象最常见原因是由于PLC机体长时间的积灰造成。

所以应定期对PLC机架插槽接口处进行吹扫。吹扫时可先用压缩空气或软毛刷将控制板上、各插槽中的灰尘吹扫净,再用95%酒精擦净插槽及控制板插头。清扫完毕后细心检查一遍,恢复开机便能正常运行。

PLC程序丢失通常是由于接地不良接线有误、操作失误和干扰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PLC 主机及模块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2、主机电源线的相线与中性线必须接线正确。

3、预先准备好程序包,用作备份。

4、使用手持编程器查找故障时,应将锁定开关置于垂直位置,拔出就可起到保护内存的功能。

5、由于干扰的原因造成PLC程序丢失.其处理方法可参照PLC受干扰引起故障的处理。

第二部分 PLC 故障查找流程图

1总体检查

可编程

根据总体检查流程图找出故障点的大方向,逐渐细化,以找出具体故障,如下图所示。

可编程

2.电源故障检查

电源灯不亮需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可编程

3.运行故障检查

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不亮,说明系统已因某种异常而终止了正常运行,检查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可编程

4.输入输出故障检查

输入输出是PLC 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是否正常工作,除了和输入输出单元有关外,还与联接配线、接线端子、保险管等元件状态有关,检查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可编程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