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阐述GPU的渲染过程和步骤

处理器/DSP

891人已加入

描述

四、GPU运行机制

4.1 GPU渲染总览

由上一章可得知,现代GPU有着相似的结构,有很多相同的部件,在运行机制上,也有很多共同点。下面是Fermi架构的运行机制总览图:

PGC

从Fermi开始NVIDIA使用类似的原理架构,使用一个Giga Thread Engine来管理所有正在进行的工作,GPU被划分成多个GPCs(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每个GPC拥有多个SM(SMX、SMM)和一个光栅化引擎(Raster Engine),它们其中有很多的连接,最显著的是Crossbar,它可以连接GPCs和其它功能性模块(例如ROP或其他子系统)。 程序员编写的shader是在SM上完成的。每个SM包含许多为线程执行数学运算的Core(核心)。例如,一个线程可以是顶点或像素着色器调用。这些Core和其它单元由Warp Scheduler驱动,Warp Scheduler管理一组32个线程作为Warp(线程束)并将要执行的指令移交给Dispatch Units。 GPU中实际有多少这些单元(每个GPC有多少个SM,多少个GPC ......)取决于芯片配置本身。例如,GM204有4个GPC,每个GPC有4个SM,但Tegra X1有1个GPC和2个SM,它们均采用Maxwell设计。SM设计本身(内核数量,指令单位,调度程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并帮助使芯片变得如此高效,可以从高端台式机扩展到笔记本电脑移动。

PGC

如上图,对于某些GPU(如Fermi部分型号)的单个SM,包含:

32个运算核心 (Core,也叫流处理器Stream Processor)

16个LD/ST(load/store)模块来加载和存储数据

4个SFU(Special function units)执行特殊数学运算(sin、cos、log等)

128KB寄存器(Register File)

64KB L1缓存

全局内存缓存(Uniform Cache)

纹理读取单元

纹理缓存(Texture Cache)

PolyMorph Engine:多边形引擎负责属性装配(attribute Setup)、顶点拉取(VertexFetch)、曲面细分、栅格化(这个模块可以理解专门处理顶点相关的东西)。

2个Warp Schedulers:这个模块负责warp调度,一个warp由32个线程组成,warp调度器的指令通过Dispatch Units送到Core执行。

指令缓存(Instruction Cache)

内部链接网络(Interconnect Network)

4.2 GPU逻辑管线

了解上一节的部件和概念之后,可以深入阐述GPU的渲染过程和步骤。下面将以Fermi家族的SM为例,进行逻辑管线的详细说明。

PGC

1、程序通过图形API(DX、GL、WEBGL)发出drawcall指令,指令会被推送到驱动程序,驱动会检查指令的合法性,然后会把指令放到GPU可以读取的Pushbuffer中。 2、经过一段时间或者显式调用flush指令后,驱动程序把Pushbuffer的内容发送给GPU,GPU通过主机接口(Host Interface)接受这些命令,并通过前端(Front End)处理这些命令。 3、在图元分配器(Primitive Distributor)中开始工作分配,处理indexbuffer中的顶点产生三角形分成批次(batches),然后发送给多个PGCs。这一步的理解就是提交上来n个三角形,分配给这几个PGC同时处理。

PGC

4、在GPC中,每个SM中的Poly Morph Engine负责通过三角形索引(triangle indices)取出三角形的数据(vertex data),即图中的Vertex Fetch模块。

5、在获取数据之后,在SM中以32个线程为一组的线程束(Warp)来调度,来开始处理顶点数据。Warp是典型的单指令多线程(SIMT,SIMD单指令多数据的升级)的实现,也就是32个线程同时执行的指令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线程数据不一样,这样的好处就是一个warp只需要一个套逻辑对指令进行解码和执行就可以了,芯片可以做的更小更快,之所以可以这么做是由于GPU需要处理的任务是天然并行的。

6、SM的warp调度器会按照顺序分发指令给整个warp,单个warp中的线程会锁步(lock-step)执行各自的指令,如果线程碰到不激活执行的情况也会被遮掩(be masked out)。被遮掩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当前的指令是if(true)的分支,但是当前线程的数据的条件是false,或者循环的次数不一样(比如for循环次数n不是常量,或被break提前终止了但是别的还在走),因此在shader中的分支会显著增加时间消耗,在一个warp中的分支除非32个线程都走到if或者else里面,否则相当于所有的分支都走了一遍,线程不能独立执行指令而是以warp为单位,而这些warp之间才是独立的。

7、warp中的指令可以被一次完成,也可能经过多次调度,例如通常SM中的LD/ST(加载存取)单元数量明显少于基础数学操作单元。

8、由于某些指令比其他指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特别是内存加载,warp调度器可能会简单地切换到另一个没有内存等待的warp,这是GPU如何克服内存读取延迟的关键,只是简单地切换活动线程组。为了使这种切换非常快,调度器管理的所有warp在寄存器文件中都有自己的寄存器。这里就会有个矛盾产生,shader需要越多的寄存器,就会给warp留下越少的空间,就会产生越少的warp,这时候在碰到内存延迟的时候就会只是等待,而没有可以运行的warp可以切换。

PGC

9、一旦warp完成了vertex-shader的所有指令,运算结果会被Viewport Transform模块处理,三角形会被裁剪然后准备栅格化,GPU会使用L1和L2缓存来进行vertex-shader和pixel-shader的数据通信。

PGC

10、接下来这些三角形将被分割,再分配给多个GPC,三角形的范围决定着它将被分配到哪个光栅引擎(raster engines),每个raster engines覆盖了多个屏幕上的tile,这等于把三角形的渲染分配到多个tile上面。也就是像素阶段就把按三角形划分变成了按显示的像素划分了。

PGC

11、SM上的Attribute Setup保证了从vertex-shader来的数据经过插值后是pixel-shade是可读的。

12、GPC上的光栅引擎(raster engines)在它接收到的三角形上工作,来负责这些这些三角形的像素信息的生成(同时会处理裁剪Clipping、背面剔除和Early-Z剔除)。

13、32个像素线程将被分成一组,或者说8个2x2的像素块,这是在像素着色器上面的最小工作单元,在这个像素线程内,如果没有被三角形覆盖就会被遮掩,SM中的warp调度器会管理像素着色器的任务。

14、接下来的阶段就和vertex-shader中的逻辑步骤完全一样,但是变成了在像素着色器线程中执行。由于不耗费任何性能可以获取一个像素内的值,导致锁步执行非常便利,所有的线程可以保证所有的指令可以在同一点。

PGC

15、最后一步,现在像素着色器已经完成了颜色的计算还有深度值的计算,在这个点上,我们必须考虑三角形的原始api顺序,然后才将数据移交给ROP(render output unit,渲染输入单元),一个ROP内部有很多ROP单元,在ROP单元中处理深度测试,和framebuffer的混合,深度和颜色的设置必须是原子操作,否则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在同一个像素点就会有冲突和错误。

4.3 GPU技术要点

由于上一节主要阐述GPU内部的工作流程和机制,为了简洁性,省略了很多知识点和过程,本节将对它们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4.3.1 SIMD和SIMT

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是单指令多数据,在GPU的ALU单元内,一条指令可以处理多维向量(一般是4D)的数据。比如,有以下shader指令:


float4 c = a + b; // a, b都是float4类型 对于没有SIMD的处理单元,需要4条指令将4个float数值相加,汇编伪代码如下:

ADD c.x, a.x, b.x ADD c.y, a.y, b.y ADD c.z, a.z, b.z ADD c.w, a.w, b.w 但有了SIMD技术,只需一条指令即可处理完:

SIMD_ADD c, a, b

PGC

SIMT(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Threads,单指令多线程)是SIMD的升级版,可对GPU中单个SM中的多个Core同时处理同一指令,并且每个Core存取的数据可以是不同的。

SIMT_ADD c, a, b 上述指令会被同时送入在单个SM中被编组的所有Core中,同时执行运算,但a、b 、c的值可以不一样:

PGC

 

 

4.3.2 co-issue

co-issue是为了解决SIMD运算单元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例如下图,由于float数量的不同,ALU利用率从100%依次下降为75%、50%、25%。

PGC

为了解决着色器在低维向量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合并1D与3D或2D与2D的指令。例如下图,DP3指令用了3D数据,ADD指令只有1D数据,co-issue会自动将它们合并,在同一个ALU只需一个指令周期即可执行完。

PGC

但是,对于向量运算单元(Vector ALU),如果其中一个变量既是操作数又是存储数的情况,无法启用co-issue技术:

PGC

于是标量指令着色器(Scalar Instruction Shader)应运而生,它可以有效地组合任何向量,开启co-issue技术,充分发挥SIMD的优势。

4.3.3 if - else语句

PGC

如上图,SM中有8个ALU(Core),由于SIMD的特性,每个ALU的数据不一样,导致if-else语句在某些ALU中执行的是true分支(黄色),有些ALU执行的是false分支(灰蓝色),这样导致很多ALU的执行周期被浪费掉了(即masked out),拉长了整个执行周期。最坏的情况,同一个SM中只有1/8(8是同一个SM的线程数,不同架构的GPU有所不同)的利用率。 同样,for循环也会导致类似的情形,例如以下shader代码:

void func(int count, int breakNum) { for(int i=0; i

4.3.4 Early-Z

早期GPU的渲染管线的深度测试是在像素着色器之后才执行(下图),这样会造成很多本不可见的像素执行了耗性能的像素着色器计算。

PGC

后来,为了减少像素着色器的额外消耗,将深度测试提至像素着色器之前(下图),这就是Early-Z技术的由来。

PGC

Early-Z技术可以将很多无效的像素提前剔除,避免它们进入耗时严重的像素着色器。Early-Z剔除的最小单位不是1像素,而是像素块(pixel quad,2x2个像素,详见[4.3.6 ](#4.3.6 像素块(pixel quad)))。 但是,以下情况会导致Early-Z失效:

开启Alpha Test:由于Alpha Test需要在像素着色器后面的Alpha Test阶段比较,所以无法在像素着色器之前就决定该像素是否被剔除。

开启Alpha Blend:启用了Alpha混合的像素很多需要与frame buffer做混合,无法执行深度测试,也就无法利用Early-Z技术。

开启Tex Kill:即在shader代码中有像素摒弃指令(DX的discard,OpenGL的clip)。

关闭深度测试。Early-Z是建立在深度测试看开启的条件下,如果关闭了深度测试,也就无法启用Early-Z技术。

开启Multi-Sampling:多采样会影响周边像素,而Early-Z阶段无法得知周边像素是否被裁剪,故无法提前剔除。

以及其它任何导致需要混合后面颜色的操作。

此外,Early-Z技术会导致一个问题:深度数据冲突(depth data hazard)。

PGC

例子要结合上图,假设数值深度值5已经经过Early-Z即将写入Frame Buffer,而深度值10刚好处于Early-Z阶段,读取并对比当前缓存的深度值15,结果就是10通过了Early-Z测试,会覆盖掉比自己小的深度值5,最终frame buffer的深度值是错误的结果。 避免深度数据冲突的方法之一是在写入深度值之前,再次与frame buffer的值进行对比:

PGC

4.3.5 统一着色器架构(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

在早期的GPU,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的硬件结构是独立的,它们各有各的寄存器、运算单元等部件。这样很多时候,会造成顶点着色器与像素着色器之间任务的不平衡。对于顶点数量多的任务,像素着色器空闲状态多;对于像素多的任务,顶点着色器的空闲状态多(下图)。

PGC

于是,为了解决VS和PS之间的不平衡,引入了统一着色器架构(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用了此架构的GPU,VS和PS用的都是相同的Core。也就是,同一个Core既可以是VS又可以是PS。

PGC

这样就解决了不同类型着色器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还可以减少GPU的硬件单元,压缩物理尺寸和耗电量。此外,VS、PS可还可以和其它着色器(几何、曲面、计算)统一为一体。

PGC

4.3.6 像素块(Pixel Quad)

上一节步骤13提到:

32个像素线程将被分成一组,或者说8个2x2的像素块,这是在像素着色器上面的最小工作单元,在这个像素线程内,如果没有被三角形覆盖就会被遮掩,SM中的warp调度器会管理像素着色器的任务。

也就是说,在像素着色器中,会将相邻的四个像素作为不可分隔的一组,送入同一个SM内4个不同的Core。

为什么像素着色器处理的最小单元是2x2的像素块? 笔者推测有以下原因: 1、简化和加速像素分派的工作。 2、精简SM的架构,减少硬件单元数量和尺寸。 3、降低功耗,提高效能比。 4、无效像素虽然不会被存储结果,但可辅助有效像素求导函数。详见4.6 利用扩展例证。

这种设计虽然有其优势,但同时,也会激化过绘制(Over Draw)的情况,损耗额外的性能。比如下图中,白色的三角形只占用了3个像素(绿色),按我们普通的思维,只需要3个Core绘制3次就可以了。

PGC

但是,由于上面的3个像素分别占据了不同的像素块(橙色分隔),实际上需要占用12个Core绘制12次(下图)。

PGC

这就会额外消耗300%的硬件性能,导致了更加严重的过绘制情况。

参考文献

  1. Real-Time Rendering Resources
  2. Life of a triangle - NVIDIA\'s logical pipeline
  3. NVIDIA Pascal Architecture Whitepaper
  4. NVIDIA Turing Architecture Whitepaper
  5. Pomegranate: A Fully Scalable Graphics Architecture
  6.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Guidelines and the GPU Architecture behind them
  7. A trip through the Graphics Pipeline 2011
  8. Graphic Architectur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9. Exploring the GPU Architecture
  10. Introduction to GPU Architecture
  11.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GPU Architecture
  12. GPU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FUTURE
  13. GPU Computing & Architectures
  14. NVIDIA VOLTA
  15. NVIDIA TURING
  16.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17. GPU并行架构及渲染优化
  18. 渲染优化-从GPU的结构谈起
  19. GPU Architecture and Models
  20. Introduction to and History of GPU Algorithms
  21. GPU Architecture Overview
  22. 计算机那些事(8)——图形图像渲染原理
  23. GPU Programming Guide GeForce 8 and 9 Series
  24. GPU的工作原理
  25. NVIDIA显示核心列表
  26. DirectX
  27. 高级着色器语言
  28. 探究光线追踪技术及UE4的实现
  29. 移动游戏性能优化通用技法
  30. NV shader thread group
  31. 实时渲染深入探究
  32. NVIDIA GPU 硬件介绍
  33. Data Transfer Matters for GPU Computing
  34. Slang – A Shader Compilation System
  35. Graphics Shaders -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