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6.1发布,微软贡献Linux内核代码

描述

Linux这几年发展之迅速,就连微软都在贡献 Linux 内核代码了。

Linux 6.1 内核正式发布

Linus Torvalds 宣布 Linux 6.1 内核系列正式发布! Linux 6.1 内核系列集成了改进的页面回收代码的多代 LRU (MGLRU) 、初始的 Rust 语言支持(仍在构建中)、新的 AMD 平台管理框架、各种开源图形驱动程序改进、Btrfs 性能优化、Kernel Memory Sanitizer、Maple Tree 数据结构的引入以及许多其他硬件驱动程序工作。 有关每项 Linux 6.1 新功能的细节(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各项详情):

初始的 Rust 基础设施已被合并到 Linux 6.1

Linux 6.1 内核合并面向 LoongArch 架构的 CPU 特性

Linux 6.1 将迎来 MGLRU 和 Maple Tree 支持

Linux 6.1 迎来 Btrfs 异步缓冲写入补丁,吞吐量翻倍

Linux 6.1 引入新功能,更容易辨认出故障的 CPU

Linux 6.1 引入 VirtIO 块 “安全擦除”、vDPA 功能配置

Linux 6.1 Perf 新增 AMD CPU 内存报告和 Cache-To-Cache 功能

虚拟化

此外,公告中并没有提及 Linux 6.1 是否是 LTS 版本。按照 Linux 内核维护者 Greg Kroah-Hartman 的说法,Linux 内核的 LTS 通常会选取每年的最后一个内核版本(last kernel of the year),如今 Linux 6.1 赶在年末发布了,按照规矩它将会是 LTS 版本。 但 Carl Dasantas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 Linux 6.0 或 5.19 更合适作为 LTS 版本。因为 Linux 6.1 有 Rust,很多社区都对 Rust 犹豫不决,如果有一个除了 5.15 之外不支持 Rust 的 LTS 会更好,可以让 LTS 过渡更加顺利。 但目前尚不清楚最后会选择哪一个, kernel.org 上的 longterm (LTS)版本也还没有更新。

相关链接: https://lkml.org/lkml/2022/12/11/206

微软贡献 Linux 内核代码

近日微软为了扩展内核支持,为 Linux 内核提供了一系列的补丁,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微软为 Linux 带来了运行嵌套监控程序(Hyper-V)或嵌套虚拟化的功能。

虚拟化

这组补丁是由微软的 Linux 高级工程师 Jinank Jain 在11月2日发出的,补丁说明如下:

该系列补丁计划增加对运行嵌套式微软 Hypervisor(虚拟机监控程序) 的支持。在嵌套微软 Hypervisor 的情况下,有一些特权的 hypercalls 需要走 L0 Hypervisor(在物理硬件上运行的 Hyper-V 虚拟机监控程序) 而不是 L1 Hypervisor(在 Hyper-V 虚拟机中运行的嵌套虚拟机监控程序)。这个补丁系列基本上可以识别这样的 hypercalls,并用嵌套的 hypercalls 替换它们。

补丁中包含的变化包括:

mshv: 增加对检测嵌套的 hypervisor 的支持

hv:在嵌套 root 分区的情况下设置 synic 寄存器

hv: 增加一个接口来执行嵌套的 hypercalls 超调用

hv: 为嵌套的 root 分区启用 vmbus 驱动

hv, mshv : 改变嵌套 root 分区的中断向量

Hyper-V 是 Microsoft 的硬件虚拟化产品。它允许你创建和运行一个称为虚拟机的计算机的软件版本。每个虚拟机都充当运行操作系统和程序的完整计算机。当需要计算资源时,虚拟机可让你更灵活,并且比在物理硬件上运行一个操作系统更高效地使用硬件。 而嵌套虚拟化允许用户在一个 Hyper-V 虚拟机内运行 Hyper-V,与裸机相比,在虚拟机中运行时,Hypervisor 可以显著提高性能。可以通过使用 L0 Hypervisor 提供的启用接口,将 L1 Hypervisor 优化为在 Hyper-V VM 中运行。 因此如果这个补丁能够成功合并,那么你就可以在 Linux 中运行一个以上的 Windows 实例,嵌套虚拟化这样的功能通常来说是为企业设计的,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都用不上这样的功能。 这个补丁仅有超过 100 行的新代码,如果代码审查顺利的话,这个嵌套的微软 hypervisor 支持可能会在 Linux 6.2 内核周期中合并进主线。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