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等离子工艺(七)

描述

直流偏压

在射频系统中,射频电极的电位如同等离子体电位一样变化很快。由于电子的移动速度远远快于离子,并且任何接近等离子体的东西都会带负电,所以等离子体的电位永远高于附近的其他东西。

如下图中的等离子体电位曲线(实线),当射频电位(虚线)在正周期内时,等离子体的电位高于射频电极的电位。当射频电位变成负时,等离子体电位并未向负方向移动。等离子体电位必须维持比接地电位高的状态。当射频电位再返回到正周期时,等离子体电位也提高,因此等离子体电位在整个循环周期内都比接地电位高(见下图)。这样大量等离子体与电极之间将保持一个直流电位差值,这种差值称为直流偏压。离子轰击的能量取决于直流偏压。PECVD反应室中平行板电极间的直流偏压为10~20V。直流偏压主要取决于射频能量,同时也与反应室压力及工艺过程中的气体类型有关。

半导体

当射频能量增加时,射频电位的振幅也增加,等离子体电位和直流偏压也会增加(见下图)。

半导体

等离子体电位取决于射频功率、压力及电极间的间距。对于两个电极面积相同的对称系统(见下图),电极的直流偏压为10~20V。大多数PECVD系统都是这种结构。

半导体

由于射频功率影响等离子体的密度,因此电容耦合型(平行板)等离子体源无法独立控制离子的能量和离子的流量。

下图显示了在一个不对称电极等离子体源中的电压情况,这两个电极具有不同面积。电流的连续性将产生所谓的自偏压,即在较小的电极上形成的负偏压。鞘层电压取决于两个电极面积的比例(见下图)。理想状态下(鞘层区无碰撞发生)电压和电极区域的关系为:

半导体

其中,V1是直流偏压,也就是大量等离体与射频电极之间的电位差。V2是等离子体电位(等离子体接地)。自偏压等于V1-V2(从射频端到接地的电压)。电极越小,鞘层电压越大,也就能产生较高能量的离子轰击。

半导体

 

半导体

大多数刻蚀反应室都使用不对称电极,并将晶圆放在较小的射频电极上,使得在整个射频周期内获得较高能量的离子轰击。刻蚀需要较多的离子轰击,较小电极上的自偏压能增加离子轰击的能量。对于对称平行电极的射频系统,两个电极遭受的离子轰击能量基本相同。但对于需要大量离子轰击的工艺过程,如等离子体刻蚀,不但会产生粒子污染,也会缩短反应室内零件的寿命。

一个问题

问:如果电极的面积为1:3,问直流偏压和自偏压之间的差值是多少?

答:直流偏压为V1,自偏压为V1-V2。因此,差值为:

[V1-(V1—V2)]/V1=V2/V1=(A1/A2)4=(1/3)4=1/81=1.23%

在这个问答中,直流偏压V1明显大于等离子体电位V2而且与自偏压非常接近。许多人测量了射频热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称之为“直流偏压”。实际上这就是自偏压,由于两者的数值很接近,所以可以忽略难以测量的等离子体电位V2。所以离子碰撞的能量取决于直流偏压。

问:是否可以在等离子体中插入金属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电位V2?

答:可以。但是当探针靠近等离子体时,会受到电子快速运动的影响而带负电,并在表面和等离子体间形成鞘层电位。因此测量结果由鞘层电位的理论模型决定,然而这个理论模型至今没有被完善。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