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蓝牙音频将引领趋势

音视频及家电

725人已加入

描述

自诞生以来,音频一直是蓝牙技术解决方案中的一大重要领域。今天,蓝牙音频已被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以及数十亿无线耳机和扬声器所采用。在这些用例中几乎都使用了经典蓝牙(Bluetooth Classic)技术,即蓝牙基本速率/增强数据速率(BR/EDR)。

过去的十年里出现了各种新的音频用例和要求,比如真无线立体声(TWS)耳塞式耳机、助听器、联网扬声器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些用例,各家公司针对经典蓝牙音频技术进行了自研和扩展,实现了耳机之间的同步,创造出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和助听设备等全新的设备类别。自2014年首次亮相以来,这些设备将蓝牙音频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21年,仅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和可听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就超过了2亿。

为了使所有的蓝牙设备都能实现功能的标准化,比如支持TWS功能等,蓝牙技术联盟(SIG)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LE Audio(低功耗音频)。

推出 LE Audio

基于20年的创新基础,LE Audio的到来将在未来五至十年改变蓝牙音频生态系统。顾名思义,LE Audio使用的不是经典蓝牙无线电,而是在低功耗蓝牙无线电上运行。LE Audio不仅支持用户开发与经典蓝牙音频相同的音频产品和用例,还帮助提高音频质量、降低功耗、提高互操作性、简化助听器和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的开发,并且支持新的音频设备类型以及Auracast广播音频。Auracast广播音频也是一大亮点,它为消费者和助听应用带来了共享和私人广播用例。

最近,蓝牙技术联盟与ABI Research一起概述了LE Audio的潜在发展趋势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以下摘录自已发布的蓝牙市场研究报告——低功耗音频:未来的蓝牙音频。

未来的蓝牙音频

——无线音频市场的最新趋势预测

1

蓝牙音频市场预测

下面的图1显示了ABI Research对蓝牙音频外围设备未来五年的市场预测。其中就包括了以接收音频为主要功能的设备,例如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耳罩式耳机、扬声器和助听器。ABI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蓝牙音频外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接近15亿,包括超过7.3亿的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2.08亿的语音控制前端、1.92亿的扬声器和1.79亿的助听器。这些设备占到该市场的94%。

无线音频

2

双模式蓝牙音频将引领趋势

图2显示了按不同蓝牙无线电技术划分的蓝牙外围音频设备。虽然经典蓝牙技术一直主导着市场,但近年来,许多音频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采用经典蓝牙与低功耗蓝牙无线电相组合的双模式解决方案。

无线音频

经典蓝牙一般用于音频传输,而低功耗蓝牙可用于快速配对、媒体操控和启用追踪耳塞定位的功能。目前,大多数领先的蓝牙无线芯片组厂商都在他们的音频产品中提供双模式无线电解决方案(即经典蓝牙+低功耗蓝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双模式无线电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多地支持LE Audio的功能并成为双模式音频解决方案(即经典音频+LE Audio)。这将有助于产生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使厂商能够继续通过添加功能、添加差异化的性能对产品进行创新。另外,这种双模式策略将帮助这些前沿厂商在音源设备向LE Audio过渡的过程中保持市场领先的优势。在大多数音源设备过渡到支持LE Audio之前,现有的厂商不应该完全投入到单模式LE Audio解决方案当中,且将目标市场局限在支持LE Audio源设备的市场里。同时,在与支持LE Audio的音源设备或公共发射器一起使用时,双模式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因此,如图2所示,预计在整个预测期内双模式音频设备都将在蓝牙音频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无线音频

3

独立的LE Audio将逐渐兴起

ABI Research还预计将出现第三个设备类别——纯LE Audio设备。这些设备将充分利用新的LE Audio的功能,且具有功耗、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一些蓝牙芯片组厂商在低功耗蓝牙到来后才出现,他们既没有经典蓝牙音频产品,也未在音频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这些厂商可以把握住新的机会在LE Audio领域抢占先机并建立新的优势。他们几乎没有市场份额可以损失,因此他们只需要瞄准不断增长的助听器、真无线和广播音频市场中的新机会。

无线音频

LE Audio最成功的一点是向新晋者打开了音频市场,使他们更容易开发出成本和复杂性更低的非专属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更好的同步性、更低的延迟和功耗并且支持新的功能,如Auracast广播音频和公共场所的助听用例。另外,一些现有的厂商可能会在提供双模式解决方案的同时,提供单独的纯LE Audio解决方案。但如图2所示,LE Audio单模式设备可能要到2025年以后才会焕发其活力,这是因为此类设备将依赖于大量具有LE Audio功能的音源设备。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