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灌溉方案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智能灌溉,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滴灌、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作物根区的灌溉方式。同时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既能24小时获取灌区的土壤墒情,也能远程控制阀门开关,执行灌溉作业,大大减轻了人工灌溉的劳动强度。

物联网智能灌溉方案,通过土壤湿度采集器、大气压力采集器、水质传感器等设感知设备,配合智能控制柜,实现从水源池到灌溉的全过程监控管理,实时反馈灌区实况、统计用水用电量、历史数据管理、自动示警等功能。方案应用安装方便,安卓/IOS手机、电脑端管理,简单易学,适合果园、平原大田、温室大棚、梯田、绿化公园等。

因土壤质地、品种/砧木、树龄和气候条件而有所差异。果园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适宜果树根系生长。当土壤内水分减少到不能移动的水量时,称为“水分当量”,此时根系吸水困难,发生萎蔫,需要在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水分当量以前,及时灌溉。

不同土壤的田间最大持水量和水分当量分别为细沙土28.8%和5%、沙壤土为36.7%和10%、壤土52.3%和20%、粘壤土60.2%和25%、粘土71.2%和32%。

果园一次灌水量以浸润土层50~60cm,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在果实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较为理想。维持土壤湿润度,不要忽高忽低、变幅过大,以创造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

主要优点:

(1) 智能灌溉比地表沟灌节水30%-40%,节省抽水的油、电等能源消耗。

(2) 智能灌溉基本不影响土壤温度。用水量小,不是短时间内的一次性灌溉,因此对土壤温度的直接影响小。果园土壤的温度普遍高于传统地表灌溉,因此水果长得更快,成熟得更早。

(3) 显着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利用滴灌、喷灌等形式入渗向土壤补水,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4) 空气湿度降低由于土壤蒸发量大大减少,果园冠层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比土壤灌溉降低了10%左右,大大减少了病虫害的出现和传播。

(5) 灵活拓展,支持多套物联网智能灌溉方案联动控制,以无线通讯为网络,可覆盖几十上百亩果园的灌溉系统。

(6) 结合追肥和施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灌溉系统上附加设施施肥装置,将肥料随水一起输送到根区附近,既节省肥料,又提高施肥效率,节省施肥人工,提高施药效果。

(7) 智能灌溉省工省力,应用设定好智能灌溉管理规则后,根据选择的定时、远程、循环的灌溉模式,自动执行灌溉作业,不需要人工施加操作,完全依靠方案来执行,可节省90%的人力。

总之,与传统的地上灌溉相比,物联网智能灌溉方案,具有节水、省工、省工、省钱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果园土壤的温度,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促进水果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