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电路单反馈Riso 稳定性补偿方法

描述

硬件

        导致运放稳定性问题的,最常见原因是输出端的电容。一些经常有大电容负载的电路包括有,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线路/屏蔽层驱动电路,以及MOSFET驱动电路。在 MOSFET驱动电路和线路/屏蔽层驱动电路上,容性负载不能马上能看到,所以一定要检查运放输出端是否有连接任何寄生电容。

硬件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生成一个运放电路的开环曲线。现在可以仿真容性负载的影响,从而确定问题,如结果所示10nF的容性负载,在Aol曲线上生成一个极点,使在 fc 频率处的 Aol*β 曲线的相位降低到只有4度,让我们检查一下这里的原因。

硬件

        如果我们检查这个开环电路的简化图,可以看到输入信号通过,开环增益模块Aol gain block ,然后进入串联的开环输出阻抗Ro,最后到达运放输出Vo,由于在运放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电容Cload, 运放的 Aol 曲线上就会有Ro和Cload组成的RC分压器负载。

硬件

        为了理解输出负载的效果,这里画出Ro和Cload的等效电路的AC传递函数,极点位置可以通过传递函数计算,并在图片的下方给出。

硬件

        如果将原始运放的Aol曲线以及Aol负载曲线叠加起来,结果就得到底部所示的负载Aol曲线, 可以看到由Ro和Cload相互作用产生的Aol极点,导致Aol曲线变成-40dB/dec的斜率并减少了单位增益相位裕量。

硬件        在理解了容性负载,如何导致电路不稳定之后,我们开始介绍第一种补偿技术叫做Riso方法。Riso 方法通过加入一个零点,去抵消由输出阻抗和容性负载产生的极点,从而补偿电路。

硬件

        看一下使用Riso补偿方法后的开环曲线,可以看到一个零点抵消了由 Riso和Cload组成的极点 ,这使得Aol的斜率回到20dB/dec并显著改进了相位裕量。

硬件

        我们可以使用检查带容性负载的电路的方法,来检查开环Riso电路, 同样地这里的Aol是带着阻抗分压器负载的曲线,但这次Riso和Cload都在分压器的下端,只有Ro在分压器的上端。

硬件

        我们可以将Aol 负载,类比为典型的电阻分压器。记住分压器的传递函数,等于下端的阻抗除以上下端的阻抗之和。同样的原理应用到Ro,Riso和Cload上。如右图所示,Ro组成Z1上端的阻抗,同时Riso和Cload的串联组成Z2,下端的阻抗,传递函数可以简化成,右下角所示的表达式。分子上有一个仅依赖于Riso和Cload的零点,均为外部器件,同时分母上有一个依赖于Ro,Riso和Cload的极点。

硬件

        这里展示了这个拉普拉斯Laplace传递函数计算结果注意到在分子和分母中都有一个s项,可清楚地知道在传递函数中有一个零点和一个极点,极点和零点频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从传递函数中得到。画出AC传递函数,您可以看到由零点产生的正相移,抵消了由极点产生的负相移,使净相移为0 度。

硬件

        如前面一样, 将Aol 曲线和Aol负载曲线加在一起,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由Riso加入的零点,抵消了 Aol曲线上的极点,并且恢复了单位增益相位裕量到可接受的一个稳定范围。

硬件

        为了设计使相位裕量大于60度的Riso电路,首先要找到负载Aol曲线等于20dB时对应的频率 fzero,然后使用左边展示的公式以及Cload和fzero的值来计算Riso 的值。在此例子中Riso的值为108ohm,根据运放单位增益相位裕量以及Aol极点的位置,相位裕量会介于在60度和90度之间。

硬件

        综上所述,找到负载Aol曲线等于20dB时的频率,并通过计算合适的Riso值,把零点设置到这个频率上。虽然我们这里不会对背后的原理多做介绍,但是大家可以记住,如果零点频率比极点高大约1.5个十倍频 ,Riso值应该增加以阻止环路中Aol*β的相位下降太多。如果Riso至少等于Ro/34 ,那么零点就会在极点的1.5 个十倍频范围内,如果电路不要求提供大电流输出,那么考虑增加Riso 到等于或大于Ro ,电路基本上会在所有容性负载下稳定。

硬件

        对比有和没有Riso的电路的瞬态响应,我们可以看到使用Riso的明显改善,没有Riso电路的输出会有严重的过冲和振铃。

硬件

        虽然Riso电路易于实施和设计,它在精密电路里有一个不足之处, Riso上的压降依赖于输出电流和输出负载,并且与所需信号相比可能十分显著,如这里给出的由于250Ω的输出负载一个10mV的信号会有超过3mV, 也就是30%的误差


原文标题:运放电路单反馈Riso 稳定性补偿方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硬件三人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