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走向独立、智能化过程中该如何解决续航问题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除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可穿戴耳机等产品,还有智能戒指、智能衣服、智能眼镜,以及脑机设备等可穿戴医疗设备等,消费电子、工业、医疗、军工等各个领域都可看见可穿戴设备的身影。
 
当前,可穿戴设备行业朝着市场细分化、需求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面对加速发展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紫光展锐智能穿戴业务副总裁李彬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应该追求智能穿戴化,还是穿戴智能化?
 
李彬认为穿戴智能化是更有意义的,因为穿戴智能化是要以穿戴为基础的,在穿戴产品的表现个性、承载功能的基础上,再考虑穿戴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这需要兼顾到穿戴产品的本身的体积、重量和续航等各个方面的特性。综合这些维度来看,他认为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是比较适合做穿戴智能化的穿戴设备。
 
穿戴的智能化需要具备穿戴性、功能性以及智能化,其中,智能化要求的是穿戴设备具备感知、连接、计算等能力。在技术上,可穿戴设备行业正朝着低功耗、蜂窝独立、随身智能应用以及信息安全的方案方向。
 
那么,面对穿戴智能化,产业链上游厂商会迎来哪些挑战呢?这可以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市场细分化方面,以智能手表为例,智能手表已经覆盖儿童手表、成人手表以及康养手表全年龄段。李彬表示,面对细分市场,我们希望芯片平台有可延续性和扩展性,也就是前面开发的产品的成果,在后一代产品能够继承同一个芯片平台,能支撑不同价位甚至不同领域的产品,这样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
 
而在用户方面,呈现的是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例如需要产品功能齐全,会给低功耗技术带来新的挑战;此外,智能穿戴需要用到传感器采集个人信息,所以信息安全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随身智能化应用需求,对蜂窝网络、随身智能化应用也有新的要求。
 
Counterpoint Researh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蜂窝独立智能手表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5.7%,其中以儿童智能手表搭载蜂窝网络居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eSIM技术给蜂窝网络智能手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持。
 
目前,Apple Watch Ultra、华为WATCH 3 Pro new、OPPO Watch 3 Pro等高端智能手表也已经支持蜂窝网络,从续航时间来看,华为WATCH 3 Pro new能够支持4到21天的续航时间,苹果的Apple Watch Ultra在开启低耗电模式后的续航时间也能达到36到60小时,要知道此前Apple Watch 从第一代到第六代的续航时间基本都是在 18 个小时左右,尽管与国产智能手表相比续航性能稍显较差,但Apple Watch Ultra在屏幕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丰富的情况能提升续航水平确实也是较大的进步。
可穿戴设备
 
那么,国产智能手表如何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续航能力呢?据了解,华为Watch 3 Pro和OPPO Watch 3 Pro采用的是双芯架构设计,高性能芯片和低功耗芯片分工合作,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节省功耗,从而实现在智能模式典型场景、重度场景以及超长续航模式下的不同续航能力。
 
当然,除了双芯架构还需要其他AI算法等的配合。例如紫光展锐得益于在智能穿戴低功耗技术的积累,自主研发了UCVS系列全场景功耗优化策略,其4G RTOS手表平台W117也已支持该策略。在RTOS方面,紫光展锐引入了 DVFS 变频和多级功耗管理机制,可以做到不同场景下的一个模块化的功耗控制,上述技术让智能手表在开着蜂窝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续航一周。
 
智能手表的蜂窝独立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当前在儿童手表上有明显的体现,未来成人智能手表同样也将逐渐采用蜂窝网络。李彬认为,穿戴设备一定会走向独立化, MCU + W117的方案能够在通常使用场景下实现两周续航,恰好可以满足蜂窝独立的需求,并且兼顾续航。除了主控平台的不断迭代,产业链上的其他玩家依旧需要不断突破续航的挑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