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ran技术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open ran技术

  Open RAN是为推动电信蜂窝网络的无线电接入设备而设计的行业标准,尤其与5G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作用是连接基站,这些基站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发射和接收流量,并提供通往运营商核心网络的连接。

  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无线设备供应商在设计他们的RAN设备时,不必考虑它是否能与其他供应商的设备互操作。因此,为了使网络顺利运行,电信公司,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只能在想要部署许可无线网络时,选择与一家公司打交道。这种供应商倾向于与高价者,因为它限制了设备供应商之间对单个RAN元素的竞争,还限制了网络设计的灵活性。

  业内专家指出,Open RAN代表了无线网络发展的方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与此同时,它的成熟度明显不够,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一是成本优势短期不显著。在开放架构下,参与基站研发的厂商包含软件/硬件/RRU提供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照顾到研发链上各厂商的利益,在形成规模效应前,白盒基站的成本优势还不明显。当然一旦进入规模应用,其成本优势应该是突出的。

  二是稳定性有待提升。电信级的设备要求具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能力,这些都是传统设备商的强项,而就目前的情况,通用设备无法达到这一级别,要满足要求,只能增加冗余备份,最终会造成设备成本的增加。

  三是性能不稳定。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的性能存在着代差,通用设备之所以通用,是因为它有较大的扩展性,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但代价是它的算力并不能全集中在一处,性能有所下降;专用设备因为只针对某个功能进行设计,舍弃了无关的部件,所以性能更高、消耗更低。据业界研究,如果采用通用芯片来实现5G基站功能,其需要的芯片数量是专用芯片的18倍,功耗约是专用芯片的30倍。

  四是运维更复杂,责任不明确。对于运营商运维来说,原本只需要掌握两三家设备商的产品,现在数量上直接翻了几倍,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成本和管理成本。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难以划清责任,也会增加故障的恢复时间。

  此外,基站设备应用场景众多,不同场景下功能和性能需求差异性大。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杨光表示,目前Open RAN项目成果在国外主要应用在城郊或偏远地区,而国内三大运营商则聚焦于室内白盒微站的研发。支持大带宽、大连接数的开放架构宏基站还有待验证和产品成熟。

  运营商达成技术合作联盟:实际部署规模仍有限

  今年年初,欧洲四大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Orange、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和沃达丰(Vodafone)宣布在Open RAN技术方面建立合作关系,意在确保欧洲大陆能够追赶上Open RAN技术发展的先行者--美国和日本市场。到了11月份,前述四家电信运营商与意大利电信发表联合声明,敦促欧洲当局立即采取行动来刺激Open RAN技术发展,从而确保欧洲在5G时代及未来不会落后于北美和亚洲地区。

  具体来看,沃达丰在2020年宣布,到2027年将在英国2600个站点部署Open RAN设备,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则计划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1000个站点部署Open RAN技术,对比中国目前已建成了130万座5G基站(全球占比达到70%左右)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并且,另一家欧洲电信巨头英国电信(BT)首席研究员Richard MacKenzie直言,目前的Open RAN部署存在一些缺陷。BT Networks首席技术官Howard Watson则表示,他预计Open RAN要到2025年以后才会在BT的网络中发挥“更关键和更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中东地区,几家主要电信运营商——阿联酋电信集团(Etisalat Group)、沙特电信公司(STC)、Zain集团、Etisalat子公司Mobily和du在7月份发布联合声明,将共享有关新的Open RAN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并在其网络中进行Open RAN部署。

  除了试图模仿日本乐天移动(Rakuten Mobile)发展路线的新晋移动运营商Dish Network外,美国传统电信巨头Verizon和AT&T对Open RAN技术的部署决心也不容小觑。AT&T在2021年提出了“要求其所有硬件供应商都支持Open RAN规范”,而Verizon CTO则表示,该公司100%支持Open RAN发展理念,但他亦承认,“如果运营商们要采用该技术,还有大量技术工作要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