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数十年,但国际品牌的打造却远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品牌榜上的“集体失声”。 这样的矛盾局面如何形成的呢,能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能代表中国力量的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差得远
刘戈(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在已经揭晓的环球时报总评榜中,我们发现,50家企业,“中”字开头的企业有29家,再加上国家电网,一共有30家国字头企业。 据此可知. 很多企业不是由于走出去获得国际声誉,而是因为中国强大,它们才变得强大,变得受关注。 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可以华为为例。 华为应该算是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代表,这类企业在环球时报总评榜里比较少,传统意义的国际化就是华为这样的成长方式。
邓九强(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要看对行业的理解是不是国际化. 定位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是不是国际化。 拿乳业来说,做好乳业,有3个问题必须解决好,即食品安全. 社会责任和对环境的影响。 以食品安全为例,过去国家标准是50万个微生物,和三四十万的国际标准比较接近。 但在三聚氰氨事件之后,中国的牛奶品质却远远达不到50万的标准,国家被迫修订标准为100万,结果抽检时仍有80%以上的牛奶无法达标,微生物指标只得从100万降到200万。 这和国际不是接轨而是脱轨。
叶建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走出去是一条必经之路。 中国化工从2006年以来,兼并6家海外企业,其中5家已经成交。 我们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三字经:“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推得出,卖得高”。 现在,中国化工的海外资产和销售收入占到1/4以上,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郑广银(巨力集团党委书记):在国际市场上,巨力在国外设有五大公司,分别位于美国、欧洲、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聘用专业性很强的外国精英人员。 在总部1000多名研发人员当中,还聘有外国专业人员20多名。
孙先红(著名策划人、蒙牛创始人之一):现在我一见企业家,就鼓动他们有机会在海外住上几个月。 因为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观念、制度、体制,还是人的心态,我觉得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走出去不等于国际化
刘戈:如果返回到几年前去思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海尔和联想的方向就是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 开始给别人打工,慢慢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并购,再到国外开设工厂,自然而然地它们就会走上一条日本式的品牌之路。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这条路似乎走不通。 联想和海尔这类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远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快。 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思考,这样一条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之路,是不是走得通。
我深刻怀疑,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有了两个变化。 一是市场变化,日本当时面临市场空白,和中国现在面临的不一样。 二是观念变化,品牌运行的终极模式曾经是开始的时候搞制造业,后来又搞品牌,最后会放弃制造业,只留下研发、销售和推广这样的核心部门,把大量的制造和生产转移到所谓第三世界国家。 美国和日本如今都在反省,似乎这条路走得过头了。 对全世界来说,对一个发达国家依靠品牌成长,盘剥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品牌之路可能已经被堵死。
那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什么呢? 岛国属性和它的人口限制,决定了日本必然要走向外输出的道路,而中国企业是不是一定要走这条路。 所以,我觉得需要给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个新的定义,也就是说,国际化和走出去是两个概念。 所谓“走出去”,所谓“品牌化”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环节,甚至不是最大的环节。 国际化还包括人才国际化、科研国际化、运营国际化、管理国际化等。 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进行国际化,而 ??是为了引进来让中国经济整体水平有所提升而国际化。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走出去才最受关注,这是误区,需要理清。 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前期,企业一定要走出去,但随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中国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得到海外各方关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销售当作拉动经济所在的时候,就不能够完全以企业的海外比例来判断其是否能代表中国力量。
形象最坏的时候是发展的最好机会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整体来看,我觉得中国力量的说法很好,不一定是某个企业能做出最大品牌,可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企业,形象不怎么样,但是会发挥中国制造本身的优势。 形象是慢慢好起来的,形象改变会滞后20年、30年,这是规律。 形象最坏的时候,其实是你机会最好的时候。 到你形象好的时候,你已经做大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一塌糊涂,比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多了。 那时候的小说中,美国女孩予全是凤姐。 中国现在形象坏,自我感觉不好,揭露的事情越来越多。 最坏的时候其实是发展的最好机会。 我觉得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就是最大品牌,我们把这个品牌做大,笑我,但架不住我改变你。
梅新育:谈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企业,首先要有相当规模。 大不一定等于强,但强的前提肯定要大,特别对于规模效益相当突出的产业。 但效益名列前茅的,影响力不一定都是最大的。 所以还要看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 我曾去西藏做一个课题,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那边海拔5000米的地方手机信号是满格。 像这样的企业,自然能够代表中国力量。 另外,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的优秀企业能够在世界市场代表中国,在这方面,一些能够在新兴产业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 比如华为、中兴等,确实能够充分体现大国力量。
如今,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平均利润率非常低,只有1 .44%。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推动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占据制高点,帮助它们制造品牌。 不是要把中国制造变成瑞士制造这类的高价值代名词,我们要做的是把中国制造中的一部分企业品牌塑造成国际品牌,这样使它们能够爬上国际收益分配格局的制高点。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中国去年GDP是5万多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5年后,中国GDP将超过10万亿美元。 只要保持稳定,这是可以预期的. 这样,中国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应该是越来越凸显。
至于代表中国的企业力量,我从4方面来定义。 第一是规模。 所谓规模,体现为一种现实主义力量。 不论是什么榜单,销售收入得上来。 第二是价值。 要么来自技术进步,要么来自商业模式创新,要么来自质量全面提升,总之你得创造价值。 中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可能做得是不够的。 除了 ??创造价值还得分享价值。 第三是品牌。 大品牌小品牌,哪怕你做分包也有品牌,做贴牌也需要做好,像富士康在做外包方面就有品牌。 第四是传承,企业跟人一样,具有精神气质。 中国力量,需要体现为一种崛起健康的力量,而不是一种稀里糊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没有是非、赚了钱就好的力量。 前三个是现实主义,第四个有点理想主义。 我觉得中国不缺这样的企业。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