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探索EDA产业,如何解决EDA人才缺口

EDA/IC设计

1052人已加入

描述

EDA创业要想好定位,切勿盲目跟随    

由张江高科、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智库芯谋研究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张江高科·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在上海浦东召开。 在次日的“芯片设计分论坛”中,芯行纪CEO施海勇现场发表了题为《构建新一代数字实现EDA平台》的精彩演讲。

 

EDA创业要想好定位,切勿盲目跟随

EDA支撑着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和封测等。设计公司和制造工程的参数匹配和模型建立等也需要EDA厂商的参与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设计生产链条。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出一颗好的芯片。 除2008左右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数据下滑外,从2000年开始,EDA产业每年基本保持平稳增长。EDA的增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从全球来看,EDA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 国内方面,EDA厂商前面两年是黄金融资期。有数据统计目前国内超过50家EDA公司,首先这么多人关注到这个行业和能够参与这个行业是一件好事,能够促进国内这个行业的发展,但是EDA是一个难做的行业,这么多企业进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今后三四年产业可能会产生一些整合变化。 国际的EDA产业发展已经很强大,国内EDA公司该怎么做?发展国产EDA产业这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每家EDA公司在创立的时候,应该想好定位,切勿盲目跟随。 因为简单的跟随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而产品本身能够产生造血功能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深刻地理解客户的需求,真正要用创新的精神赋能产品,才能做到符合市场定位,解决行业所需。

 

解决EDA人才缺口的两条路径

集成电路行业整体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这两年做后端的技术人员工资增长非常快速。尤其是企业的老板感受更深,这两年招一个有经验的后端技术人才非常难,两三年可能薪水翻了个倍。人才缺口也导致了公司运营成本急剧上升。 人才的缺口问题该如何解决?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

一是从校企合作,建立评价体系。人才需要院校培养,在企业里锻炼,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只要有利润的市场,人才永远是缺的。只有真正脚踏实地从产业需求出发才能培养出产业需要的人才。 二是通过工具来优化人力影响。优化软件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弥补人才不足的问题。比如千万门级一个Finfet工艺的芯片,依靠传统的设计流程,仅完成后端设计就大概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这个过程还需要非常多有经验的工程师来参与。而依靠日益增长的算力,用AI的方式可以大大优化这个流程,节约时间。AI技术可以调整参数选择,预测PPA。用机器算力就可以快速选择出很好的方案。有经验的工程师在人工智能挑选的基础上根据芯片产品性能需要进行参数的二次挑选。这样的技术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支出。

 

芯行纪的思考:用AI探索EDA产业

目前国内EDA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国际同行的技术积累深厚,市场占有率很难撼动。国内EDA企业该如何切入呢?芯行纪的角度是用AI做EDA的探索。 芯行纪于2020年10月成立,到现在已经两年时间。今年8月,芯行纪推出了首款自动规划布局软件AmazeFP,全部由芯行纪团队从底层架构开始搭建,包含了很多AI技术,已经申请了七项发明专利。

AmazeFP将机器学习技术与布局规划引擎结合,在兼顾性能、功耗和面积(PPA)的同时,提供了高度智能的拥塞感知、便捷的数据流分析和宏单元自动整理对齐功能,有效解决当前数字芯片在后端设计阶段布局规划节点面临的经验值需求高、手工耗时长、数据流结构分析手段单一、设计问题后期定位收敛性差等难题。

AmazeFP已经在客户端的一些CPU、GPU、RISC-V Core等类型设计上有很多实例,在功耗,时序的优化和减少物理规则违例方面都看到非常优秀的效果,很多案例有经验的工程师需要至少三天乃至数周的工作,借助AmazeFP半小时就可以处理完。 还有一个亮点是,芯行纪的软件基础架构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整体分布式计算的可能性,这个领域很难做,原因在于很多公司的底层架构已经固化,很难从根本性上去做好适配。芯行纪把这些方面的思考已经落实到整个产品体系,相关知识产权也已经在国内和国外都做了专利申请。 芯行纪希望后续继续在数字后端领域探索,2023年完成整体布局布线的功能产品并把相关先进技术融入于内。希望与设计公司、晶圆厂商继续紧密配合,让我们的EDA产品能够为产业的快速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