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超音速导弹AGM-183A的战略意义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空军第412测试联队在南加州海岸成功完成了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的测试任务。 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说法,此次任务所有测试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AGM-183A的发射终结了美国空军此前助推飞行实验的三连败。 即便如此,美军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发展仍明显落后于中俄等国。对于一个发展已落后于他国、前路未卜且需投入大量时间经费的项目,军费紧张的美军为何仍执着于AGM-183A的研究?部署高超音速导弹究竟有何战略意义? 挂载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的B-52H战略轰炸机起飞    

独具一格的性能属性

一方面,对于其本身性能参数,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的相关文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AGM-183A全长约5.89米,弹径约0.66米,整弹重约2.27吨,由单位固体助推器+滑翔体组成,其助推器与俄方“匕首”导弹配置相同,滑翔体构型采用“先锋”导弹的乘波体外形设计,呈楔形构型。

导弹尾部和滑翔体尾部分别装有4片弹翼和2个侧翼,可以有效进行高度和方向的调节。导弹的射程约为926公里,最大飞行速度约10马赫,配备高爆钨制碎片常规战斗部。

导弹采用GPS+惯性制导,相比于“先锋”采用的GLONASS导航,虽然抗干扰能力方面略显不足,但基于GPS系统能够连续、适时定位,用户不发射任何电磁信号,只要接受卫星导航信号即可定位,隐蔽性更强。

另一方面,对于其作战方式,AGM-183A通过载机空中发射方式来打击目标,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升空段、助推段、滑翔段和打击段。

首先,导弹通过载机飞行被带至一定高度,随后助推器点火将导弹加速至最高速度,之后滑翔体与助推器分离,滑翔体进行高速滑翔飞行,最后,滑翔体进行弹道下压操作,垂直打击目标对象。

AGM-183A三维展示图

面向未来的战略考量

首先,高超音速导弹作为一种全新的攻防自如的武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应用价值。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即便是最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都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拦截。

其次,据有关分析,美军采用的空射方式,即将高超音速武器安装到如B-52H或B-1B远程战略轰炸机这类作战平台的举措不仅能够大幅增加这类远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和机载武器射程,而且还可以增强其远程打击的威慑力。

最重要的是,从国际形式上看,由于高超音速导弹提供了继核武器以来又一新兴军事力量,目前没有受到任何国际形势上的控制和约束,所以即便美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落后于中俄等国,但其展现的军事蓝图恰恰满足美军未来的需要,这也不难解释为何美国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也要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发展的现状了。

美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挂载近照

暂未解决的瑕疵缺陷

虽然美军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完成了高超音速导弹首次发射任务,但这仍改变不了其本身技术与设想威力上的巨大差异。由于美国设计之初要求F-15EX战斗机可以携带该导弹,所以导弹本身重量就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也就是说,仅有大约20~50千克的战斗部无法完成对中大型战斗目标攻击的任务;

同时,由于体型影响,除F-15EX战斗机外,AGM-183A只能由轰炸机搭载发射,相比与同时间研发的俄高超音速导弹“匕首”可以用米格-31战斗机作为发射平台,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挂载、发射的灵活性大幅降低;此外,俄同期研发的超高音速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10~20马赫,而原本设计最大速度可以达到十马赫的AGM-183A导弹在本次实验中最大速度仅超过5马赫,刚过高超音速界定线。如果按其现在平庸的5马赫速度来看,此前美方预想的导弹战斗性能又将大打折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自2018年8月起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授予合同,即AGM-183A的研发正式开启后,2021年4月5日导弹未被成功释放、7月28日助推器未能成功点火、12月15日导弹未能从载机脱离等多次实际发射试验的失败可以看出高超音速导弹在美发展并不顺利。

但据西方媒体报道,在AGM-183A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美方就加速推进AGM-183A的生产线的部署,并准备让其在2023年投入现实使用。而综合美军这种急于求成的举措和此前试验时反复的失败,美高超音速导弹的现实状况会充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此前,在美军还在研究的时间里,俄罗斯在2021年12月24日成功发射了“皓石”高超音速导弹,朝鲜、伊朗也相继在近日宣布了第一颗高超音速导弹研制成功。

面对中俄等多国提早完成高超音速导弹任务的研发,AGM-183A的部分技术已明显落后,这对于一个被期望领先于他国的武器装备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缺陷。

AGM-183A导弹从B-52H轰炸机发射后的飞行假想图

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国家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过程,美方的历程可谓坎坷重重。不过,虽然AGM-183A导弹的性能指标暂时落后,但基于其本身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不难预测未来时间里美方会对该导弹性能方面进行改进设计。毕竟,在巨额资金和充足的时间里,首次发射所展现的各项数据无法令人满意。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