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产品更换接口芯片解决ESD静电案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本文章为原创,禁止转载

1.问题描述

某医疗产品ESD静电放电要求通过接触±6kV、空气±8kV,判据A。实验室测试时,当对I/O接口进行接触±2kV、空气±4kV放电时,触摸屏闪屏和重启,实验不通过。

2.故障诊断

产品为塑料机壳,分别对电源接口、VGA接口、RS232接口、LAN接口、USB接口、MicroSD反复做静电实验验证,发现对静电最为敏感的为USB接口。查看整机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emc

图1 整机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USB接口信号进入主控板后通过主控板上转接口和排线进入数据板。根据ESD实验现象分析,正是由于数据板的数据无法上传给触摸屏主控板,从而导致主控板复位触摸屏失效,因此确认USB接口耦合的静电经排线进入数据板产生干扰。


 

3.原因分析

产品USB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

emc

图2 USB接口电路


 

从图2可以看出,USB数据线并联TVS防护,同时串有限流电阻,USB电源线串有磁珠和电容滤波。将USB数据线限流电阻换成信号口共模电感,USB电源并联TVS,同时USB排线加扁平磁环等,经过以上验证后无任何改善,因此怀疑USB驱动芯片对ESD敏感。

查看USB驱动芯片FT232RL规格书,如图3所示。

emc

图3 USB驱动芯片FT232RL性能指标


 

从USB驱动芯片性能指标可以看出,其无抗ESD静电能力。


 

4.整改措施

选择具有静电防护能力的PL2303EA接口驱动芯片,其ESD性能指标如图4所示。

emc

图4 USB驱动芯片PL2303EA性能指标


 

从图4可以看出,新选型的USB接口芯片与原接口芯片相比,其具有抗静电能力。将USB接口驱动芯片更换为相同功能、相同封装但具有抗ESD静电能力的PL2303EA,更改后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

emc

图5 更改后的USB接口驱动电路

5.实践结果

更换USB接口驱动芯片后,对设备进行ESD接触±6kV、空气±8kV放电,触摸屏功能正常,试验通过。

【岛主点评/点睛】

芯片EMC设计是未来趋势,作为硬件产品的大脑,从芯片上解决EMI和EMS才是根本!但实际中,由于工程师极少怀疑芯片的EMC问题而做芯片的选型,导致走过很多弯路,做错很多事情。本案例某产品ESD问题,工程师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无解,经过缜密的诊断和分析,为接口芯片无抗静电能力所致,整改时选用具有抗静电能力的接口芯片后成功化解。本文的方法和思路启示我们,产品设计时,不要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建议在器件选型特别是芯片选型上做足文章,提前规避EMC风险。

审核编辑 hh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