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网分测试电缆?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电缆损耗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测试方法将使被测电缆的测量精度降低。针对各类型网络分析仪:通过补偿网络分析仪的时间证迟,结合具体实例,得出了补偿时间延迟之后,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表明,在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缆的常规方法基础上,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电缆损耗的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必要性和难点

由于被测线缆不是50Ω标准同轴线缆,可能是高速数据线、差分线等。

用网络分析仪测试时,测试端口是标准50Ω同轴线缆,因此在连接被测电缆时要求使用转接头或夹具,而这些接头和夹具的S参数未知,需要去除其影响,才能获得被测线缆的实际参数。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去嵌入或夹具移除法,这些方法要求精确设计的夹具和微带校准件,校准后移除夹具的S参数。其难点在于夹具及其校准件的制作,通常校准件的参数是理论设计值,跟实际值有一定差距,并且校准和得到的夹具自身S参数,可能造成实测数据曲线的波动,甚至错误。

本方法采用通用校准方法,通过时域选通功能,定位到被测电缆,实测数据自动排除接头和夹具的影响。

测试原理

时域分析是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一个功能选项,时域分析中被测量是时间的函数。对于均匀介质中的传输,时间轴等效于距离轴。理论上,任意被测量例如阻抗Z、导纳Y 或S 参数都可以用脉冲响应或阶跃响应在时域来表征。

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频域分析参数的数据结果,通过FFT反变换及滤波和加窗,得到时域测试参数,横轴为时间轴,分析脉冲响应或阶跃响应。对于均匀介质中的传输,时间轴等效于距离轴。

快速傅里叶(FFT)正反变换是矢量网络分析仪实现时域分析的基础。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时域分析时,需要根据被测件电长度L界定模糊距离,从而定义频率间隔Δf;需要根据需求定义电长度分辨率(时间间隔分辨率),从而定义频率宽度SPAN。

最大无模糊距离

电缆

时间(长度)分辨率

电缆

注意,单端(S11)测试距离和时间,信号往返,是双端单向传输(S21)的2倍。如果被测线缆的电长度小于最大无模糊距离的2倍时,连接线缆单端(S11)测试的末端要连接匹配负载,否则末端开路或短路会在测试范围内产生模糊信号。

使用“时间门”选择脉冲响应中的特定部分而抑制其余部分。时间门在时域分析状态进行选取和配置。时间门选取的时间片段对应测试通道内的某一段位置,在时域分析模式选取时间门,对应电缆连接监控位置点,打开时间门后,切换到频域进行监测。

测试方法:

DUT为线缆,可以是10Ω~1kΩ内任意阻抗;

被测电缆焊接50Ω同轴接头,如SMA、N;

如果DUT为差分电缆,每个电缆对焊接两对50Ω同轴接头,每对接头外壳导体互联,并连接DUT屏蔽层。

测试之前校准。

测试窗口分两个Channel:

Ch1线缆插入损耗: S21测试,采用带通冲击响应,在第一峰值处门控选通,至少包含一对时域副瓣;

Ch2线缆阻抗: Z11测试,采用低通阶跃响应,门控选通,包含DUT长度50%~80%。

测试验证:

DUT: 75Ω同轴,频率范围3GHz,长度914mm

S21插损初始测试结果:

电缆

S21时域门控设置:

电缆

S21插损,门控选通修正测试结果:

电缆

Z11阻抗测试结果:

电缆

以上如何用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缆的案例由普科科技/PRBTEK整理分享, 西安普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示波器测试附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涵盖产品包含电流探头、差分探头、高压探头、无源探头、电源纹波探头、柔性电流探头、近场探头、逻辑探头、功率探头和光探头等。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探头附件,打造探头附件国产化知名品牌。更多信息,欢迎登陆官方网站进行咨询。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