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骏&郭玉国:聚硫化物排斥的原位固态化界面

描述

一、引言

锂硫电池的理论比能高达2600 Wh kg-1,是实现长里程电动汽车的前沿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锂聚硫化物(LiPS)中间体在正极-电解质界面(CEI)的形成和溶解被认为是阻碍Li-S电池稳定运行的两个关键的问题。在放电-充电过程中,S颗粒表面LiPSs的持续损失不仅耗尽了正极上的活性S,还增加了电解质的盐浓度,并引发与锂金属的钝化反应。因此,Li-S电池在持续循环或提高充-放电倍率时,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容量衰减。除了物理或化学吸附锂离子外,固态电解质也被提出来抑制锂离子的形成和穿梭,并使Li-S电池稳定运行。然而,大多数固体电解质的Li+电导率较低,与电极接触不良,这可能阻碍电荷转移,导致电极反应动力学较差。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电解质成分原位生成部分凝固的电极-电解质界面(主要是S-电解质界面)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LiPSs穿梭,同时由于改善了与S正极的界面接触而保持快速电荷转移。在固化界面处,LiPSs的溶解度大大降低,这就造成了从正极到电解质的传质阻力很大,形成了抑制LiPS的基础。但固化界面与LiPSs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通常较弱,固化过程需要溶剂小分子的光诱导或热诱导聚合,难以控制,不适于工业电池制造。

二、正文部分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万立骏&郭玉国&辛森团队提出通过硫在电解质界面处直接的化学反应来构建LiPS排斥的CEI。液态聚合物正极添加剂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HDI)能够在电池放电开始时与高阶LiPSs (Li2Sn, 8≥n≥4)反应生成聚硫阴离子的接枝固体聚合物层(PHDI- Li2Sx)。在随后的循环过程中,带负电荷的固化界面通过物理屏障和静电斥力将LiPSs固定在正极表面。在微米尺度上,PHDI-Li2Sx界面形成三维互联的多孔结构,保证了Li+的快速输运和充分的电解质渗透,从而有助于改善电极动力学,避免局部失活S的产生。同时,具有强大机械强度的三维阻挡网络保护了S正极结构完整性,防止Li吸收/释放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因此,Li-S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该研究以题目为“A polysulfide-repulsive, in situ solidified cathod-electrolyte interfac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光谱

图文导读

光谱

【图1】(a)原始硫正极和(b)含PHDI添加剂的硫正极的循环行为,(c) PHDI和Li2Sx的反应,以及(d)多硫化物扩散光学照片。

光谱

【图2】 (a)加入Li2S6后DME-PHDI和DME溶液的UV-vis光谱比较。插图是光学照片。(b) PHDI和PHDI-Li2S6的FTIR图谱。PHDI- Li2S6网络的(c) SEM图像,(d) AFM形貌图,(e) PHDI- Li2S6网络的模量图像;典型的(f) TEM和(g) HRTEM CNTS-PHDI正极图像;(h) HAADF-STEM图像和(i-k) CNTS-PHDI正极N、C和O的相应元素映射。

光谱

【图3】(a) CNTS- PHDI电池在不同周期下的CV曲线,(b) CNTS-PHDI电池和CNTS电池的倍率性能,(c) CNTSPHDI电池对应的电压分布图,(d) CNTS-PHDI在1.0、2.0、3C时和CNTS电池在2 C下循环200圈的循环性能。

光谱

【图4】(a)第一次循环后带有S和CNTS-PHDI正极的拆解电池的数字照片,以及相应的隔膜和正极的SEM图像。不同放电和充电电压下各自电解质的光吸收谱:(b)初始状态,(c)第一圈循环完全放电至1.8 V, (d)第一循环首次充电至3.0 V。第二次放电到(e) 2.3, (f) 2.1和(g) 1.9 V时的光吸收谱。

光谱

【图5】采用(a-c) CNTS-PHDI和(d-f)原始CNTS正极的Li-S电池的锂极S 2p和N 1s的XPS谱

总结和展望

通过初始放电产物S与聚合物液体正极添加剂PHDI的原位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LiPS排斥固化CEI。新型CEI通过静电斥力有效抑制LiPS溶解和穿梭。界面在微米尺度上相互连接形成三维多孔结构,使得锂离子的顺利输运有助于避免S的局部失活。同时,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固化界面有效地适应了S的体积变化,保持了Li脱嵌过程中的正极完整性。因此,基于改进CEI的Li-S电池表现出超过200次放电/充电循环的高容量保持和良好的倍率能力。这项工作为合理设计电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能可充电Li-S电池提供了新的视角。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