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动力电池需求侧的量级演化,“大化工、低成本”是磷酸铁锂行业主流思路。
近年来,磷酸铁锂材料进入爆发式增长期,产能呈指数级增长。根据GGII统计,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11万吨,同比增长132%,市场占比59%。
LFP的巨轮正向着大化工方向航行,而产能过剩于这艘巨轮而言,犹如暗礁。面对磷酸铁锂行业的大化工趋势,企业又应如何掌舵?常州锂源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岳海峰博士就这一话题与高工锂电进行了探讨。
产品差异化
三大应用、四大系列
基于动力电池需求侧的量级演化,“大化工、低成本”是磷酸铁锂行业主流思路。在扩产的高呼声中,岳海峰博士认为,磷酸铁锂行业向着大化工的方向迈进,产品差异化才是应对之策,即在细分领域上更贴近于客户需求。
在研发上,常州锂源从最初的铁红工艺,到草酸亚铁工艺,发展到最早应用于常州锂源S系列的磷酸铁工艺,并在磷酸铁工艺的基础上开发能量球技术,满足超高倍率及耐低温需求。
常州锂源基于动力、储能、特殊环境三大应用场景,形成四大系列产品矩阵。
S系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
S系列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为常规动力应用。目前,S系列为常州锂源出货量最大的系列,该系列研发历程经过了S20的二代高能量密度(158mAh/g)、S27的三代高能量密度(159mAh/g)以及S30在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低温应用及高倍率应用上的改善。
T系列:耐低温、高倍率、易加工
该系列主要应用能量球技术,在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实现材料耐低温的飞跃。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铁锂1号,已具备在-20℃时仍有91%的放电保持率。
岳海峰博士向高工锂电分享到:“应用铁锂1号的电池,假设夏天续航为500公里。即便是在冬天-2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450公里的续航,直接帮助解决消费者的低温焦虑。”
M系列:磷酸锰铁锂产品满足高比能需求
常州锂源正在研发的M系列同样运用能量球的技术,同时M系列还针对锰铁锂的电导率偏差的问题进行攻克。
对于磷酸锰铁锂,岳海峰博士的研判是在保证高电压与容量发挥的情况下,磷酸锰铁锂在未来的性价比优势非常大。他表示,正极材料中,磷酸锰铁锂对于锂的能量密度利用是最高的,其次是磷酸铁锂,最后是三元材料。尽管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但锂的利用率并不高,活性锂的占比相对低。磷酸铁锂活性锂的占比较高,但能量平台相对低。
综合看来,锰铁锂既有高的能量平台,又有高的锂利用率,能量球技术的运用则能帮助磷酸锰铁锂材料的高倍率、高电压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Z系列:短流程、低成本
该系列利用电池厂的报废原料修复再生,再生后的产品性能与常规应用的S20在压实密度和克容量上相差无几。该系列的优势在于出品稳定,成本低,可满足备电储能的降本要求。岳海峰博士表示,在Z系列的研发工艺方面,二代工艺做了很大的革新,他以模具比喻:“不管哪一家电池厂报废的磷酸铁锂,到我们这里出来都是同一款产品,这个是我们工艺的一大特色。”
据岳海峰博士介绍,Z系列和M系列产品在逐步量产过程当中,将在明年以发布会的形式正式发布。
研发、产能、产业链多效协同
常州锂源应对大化工背景下的LFP行业竞争的核心打法在研发,深圳研究院为前沿研发南京研究院为产业研发,已形成围绕动力、储能和特殊环境四大系列的产品布局。
产能布局上,常州锂源拥有江苏常州、天津、四川遂宁(在建)、山东鄄城(在建)、湖北襄阳(在建)五大智能化生产基地。四川、山东工厂建成后,LFP年产能可达28万吨,磷酸铁年产能可达15万吨。多地布局的优势在于,面对突发事件,常州锂源依旧能保证产能与交付,维稳供应链。
整体看来,常州锂源已形成以南京、常州、深圳为研发运营,天津、常州、四川、山东、湖北为生产基地的战略格局。此外,常州锂源的四大股东为龙蟠科技、宁德时代、贝特瑞、上汽集团,均为新能源领域上下游的龙头企业,便于常州锂源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出海的历史机遇中,常州锂源还将与投资机构STELLAR INVESTMENT PTE. LTD.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莫罗瓦利工业园 (IMIP)内投资开发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 2.35 亿美元,常州锂源持有合资公司 70%股权。未来,基于成体系的产品架构,常州锂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释放优质产能。
审核编辑 :李倩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