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接口的2TB SSD问世

接口/总线/驱动

1125人已加入

描述

在SATA(串行ATA)流行之前,消费者们常见的是IDE硬盘,或者或并行ATA(PATA)硬盘。这是一组40Pin接口,用来连接硬盘、光驱等硬件,硬件老鸟们相信并不陌生。

特别是在1990到2005年这段时间有过装机经历的朋友,恐怕都经历过被IDE硬盘线支配的恐惧。

日前,GitHub用户DosDude1设计了一套将SSD改装为IDE硬盘的方法,支持SM2236主控和主流闪存芯片,如果你动手能力不错,懂点电焊和编程知识的话,那么就能复刻出来。

发明人测试最大可连接四块512GB SSD,组成2TB容量,传输速度133Mbps,大约SATA3的1/5,这个差异正好等同于SATA3相较于NVMe的3.5Gbps。

有网友感叹,当年玩《红警2》时要有这样的硬盘该多好!

SSD

再看未来的硬盘。

每次季度财报公布后,希捷都会透露一份机械硬盘容量发展规划路线图,俗称“画大饼”。

希捷硬盘目前分两条线前进,一个是常规的传统磁记录CMR、垂直磁记录PMR、叠瓦式磁记录SMR,辅之以MACH 2双磁臂技术。

希捷计划今年上半年推出22TB容量的CMR/PMR硬盘,十碟装,单碟容量2.2TB,还有24TB SMR硬盘。

但这条路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再想大幅增加容量很难很难。

SSD

另一个就是被寄予厚望、宣传了十多年的热辅助磁记录HAMR(也有MACH 2),其实已经出货多年了,但一直都在评估状态,出货数量和应用场景很有限。

希捷计划第二季度发布30+TB容量的HAMR硬盘,这次终于会大规模商用,但至少今年内的规模依然不大,可能要到2025年才会形成足够的规模。

到时候,希捷还会把容量提升到40+TB,而到了2026年,我们将看到50+TB的硬盘。

希捷透露,实验室内已经完成50+TB HAMR硬盘的雏形,时机成熟后会转入原型阶段。

说起来,HDD机械硬盘问世已经数十年了,以前是装机必备,然而近年来随着SSD硬盘的崛起,很多人都不买机械硬盘了。

有人认为SSD很快会取代机械硬盘,不过东芝高管日前表示,这事永远不会发生,机械硬盘不会被取代。

东芝是全球三大机械硬盘巨头之一,市场份额仅次于西数、希捷,欧洲区CEO Rainer Kaese日前提到,2021年全球出货2.59亿块机械硬盘,总容量达到了1.338ZB,比2020年增长了1/3,HDD硬盘容量前所未有。

在Rainer Kaese看来,SSD硬盘预计永远都不可能取代机械硬盘,因为几乎所有领域对存储容量的要求都在增长,只有机械硬盘才能以低成本提供数据中心、云及其他领域所需的存储容量,这两种存储介质在未来将继续共存。

机械硬盘优于SSD硬盘的领域是近线存储,是这些大型在线存储设施最经济的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每TB的价格还在不断降低,而SSD硬盘的闪存要贵得多,而且无法大量生产。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