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BD反向恢复特性

模拟技术

2348人已加入

描述

SiC(碳化硅)是由硅和碳化物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与硅相比,SiC具有许多优势,包括10倍的击穿电场强度,3倍的带隙,以及实现器件结构所需的更广泛的p型和n型控制。

  其结果是硅无法实现的突破性性能,使其成为下一代功率器件最可行的继任者。SiC存在多种多型(多晶型),每种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在这些多类型中,4H-SiC是功率器件最理想的。

  功率器件特性

  SiC的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因此可以通过更薄的漂移层和更高的杂质浓度配置更高电压(600V至XNUMX V)的功率器件。由于高压器件的大部分电阻成分位于漂移层电阻中,因此SiC能够以极低的单位面积导通电阻实现更高的耐压。理论上,在相同的耐压下,单位面积的漂移层电阻可比硅降低300倍。

  为了尽量减少使用硅的较高耐压下导通电阻的增加,通常使用少数载流子器件(双极性),例如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然而,这会增加开关损耗,从而导致更大的热量产生并限制高频操作。

  相比之下,SiC通过高速器件结构,使用多数载流器件(肖特基势垒二极管、MOSFET)实现高耐压成为可能,同时实现高耐压、低导通电阻和高速运行。3倍宽的带隙允许功率器件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从而大大扩展了适用性。

  碳化硅SBD器件结构和特点

  将碳化硅高速器件结构集成到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中,可以实现大于600V的耐压(与硅SBD的~200V相反)。

  因此,替换现有的主流PN结二极管(快速恢复型)可显著降低恢复损耗,有助于降低线圈等无源元件的噪声和更紧凑性。这是由于电源效率的提高和操作频率的提高。这确保了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和整流桥的支持,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包括交流电、电源、太阳能功率调节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

  碳化硅SBD正向特性

  SiC SBD的上升电压小于1V-相当于FRD的上升电压。上升电压由肖特基势垒的高度决定。然而,尽管设计较低的正常势垒高度可以降低上升电压,但这是以泄漏电流为代价的,漏电流在反向偏置期间会增加。为此,ROHM成功为其第2代SBD设计了一种工艺,可将上升电压降低约0.15V,同时保持与传统产品相当的漏电流和恢复特性。

  此外,温度依赖性与Si FRD明显不同,Vf随着高温下的工作电阻而增加。这有助于防止热失控,确保即使并联也能无忧运行。

  碳化硅SBD反向恢复特性

  在硅高速PN二极管(FRD)中,当方向从正向切换到反向时,较大的瞬态电流会流动,这在这段时间内切换到反向偏置条件时可能导致较大的损耗。当施加正向电流时,积聚在漂移层中的少数载流子有助于导电,直到它们消失(存储时间)。随着正向电流的升高和温度的升高,这会增加恢复时间和恢复电流,从而导致显著的损耗。

  相比之下,SiC SBD是多数载流子器件(单极),不使用少数载流子进行导电,因此原则上不会发生少数载流子积累。因此,只有少量电流流过结电容放电,实现的损耗比硅FRD少得多。这种瞬态电流在很大程度上与温度和正向电流无关,因此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实现稳定的高速恢复。还可以降低由于反向恢复电流而产生的噪声。

SBD

  碳化硅MOSFET器件结构和特性

  对于硅,随着耐压的升高,每单位面积的电阻也会增加(大约是耐压的2.5次方的平方)。因此,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主要用于600V以上的电压。IGBT能够通过电导调制提供比MOSFET更低的导通电阻,其中少数载流子(空穴)被注入漂移层。

  然而,这会导致在关断期间产生由少数载流子积累引起的尾电流,从而导致更大的开关损耗。相比之下,碳化硅具有比硅器件更低的漂移层电阻,无需电导率调制,并在MOSFET等高速器件中使用时实现高耐压和低电阻。因此,由于原则上不会产生尾电流,因此用SiC MOSFET代替IGBT可以显著降低开关损耗,从而可以减小冷却对策的尺寸。

  碳化硅还有助于通过传统IGBT解决方案无法实现的高频操作实现更小的无源元件。600V-900V碳化硅MOSFET具有许多额外的优势,包括更小的芯片面积(可实现更小的封装)和显著降低的恢复损耗。因此,应用已扩展到工业设备的电源和高效功率调节器的逆变器/转换器。

  SiC的介电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因此可以通过更低的电阻率和更薄的漂移层实现更高的击穿电压。这样可以在相同的耐压下降低归一化导通电阻(每单位面积的导通电阻)。

  例如,在900V和相同的ON电阻芯片尺寸下,与硅MOSFET相比可以减少35倍,与SJ MOSFET相比可以减少10倍。除了在紧凑的外形中提供低导通电阻外,还可以降低栅极电荷Qg和电容。

  通常,SJ MOSFET的耐压仅高达900V。但是使用SiC允许超过1700V的电压和低导通电阻。事实上,SiC使开发兼具低导通电阻、高耐压和高速开关的器件成为可能,无需使用IGBT等双极器件(IGBT具有低导通电阻,但开关速度较慢)。

  碳化硅MOSFET不像IGBT那样具有上升电压,因此在整个电流范围内具有低导通损耗。此外,Si MOSFET在室温下的导通电阻在150C时增加了100%。但是,对于SiC MOSFET,增长率相对较低,从而简化了热设计,同时即使在高温下也能确保低导通电阻。

  驱动栅极电压和导通电阻

  尽管SiC MOSFET的漂移电阻低于Si MOSFET,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MOS沟道部分的迁移率较低,导致MOS沟道电阻较高。这使得在较高的栅极电压下获得较低的导通电阻成为可能(Vgs=20V+时逐渐饱和)。

  然而,在用于标准IGBT和硅MOSFET的驱动电压(Vgs=10-15V)下,无法证明固有的导通电阻性能。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导通电阻,建议使用Vgs=18V附近的驱动电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