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汽车业务的特殊性,天猫汽车基于 Rax 多页应用自建了商品详情的 H5 页面。自定义商详承载了众多业务能力和投放场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页面承载内容的增多,开始出现白屏时间太长等体验问题。
前端性能优化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的页面已经做过首屏接口合并、图片懒加载、骨架屏等体验优化,想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就要从渲染机制和渲染容器入手了。从容器侧看,淘宝端原生提供的 pha 容器提供的数据预请求、资源离线缓存等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手淘内的 H5 页面体验。但是其它渠道的端缺少类似容器能力,需要从渲染机制方向寻找出路。
SSR(Server Side Render)是相对于现有渲染机制CSR(Client Side Render)的一种渲染方案。在用户通过客户端(Client Side)请求页面资源时,CSR 拿到是一份空文档,再通过数据请求、执行渲染脚本后生成文档,最后展示给用户。而 SSR 在请求后拿到的就是服务端(Server Side)经过数据请求脚本渲染以后的完整文档,由于它不强依赖客户端的能力,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和较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提升淘宝外、特别是中低端机用户的浏览体验,我们对自定义商详进行了 SSR 化探索,完成了 Rax 多页应用向 Rax 全栈应用的改造,以下是我们的改造历程。
代码结构
项目现在的 Rax 多页应用体系和目标体系 Rax 全栈应用都基于 Rax 框架,目录结构比较相似,全栈应用在多页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端渲染函数和FaaS相关 工程配置。Rax 多页应用的目录如下:
├── src
│ ├── app.json # 路由及页面配置
│ ├── components/ # 自定义业务组件
│ ├── pages/ # 页面
├── build.json # 工程配置
├── package.json
└── tsconfig.json
Rax 全栈应用目录如下:
├── src
│ ├── apis # 函数源码
│ │ ├── configuration.ts
│ │ ├── lambda/ # 接口
│ │ ├── render # 渲染函数目录
│ │ │ ├── home/ # 渲染函数,需与 pages 里的页面名一一对应
│ │ │ └── ....../
│ │ └── typings/ # 数据类型定义
│ ├── pages # 页面
│ │ ├── home/
│ │ └── ....../
│ ├── document/ # 文档结构
│ ├── app.json # 路由及页面配置
│ └── typings.d.ts
├── build.json # 工程配置
├── f.yml # 函数平台配置
├── midway.config.ts. # midway 配置,主要指定接口和渲染目录
├── package.json
└── tsconfig.json
从目录来看,承载页面渲染的核心业务逻辑如 pages、components 都无须改动。SSR 模式下,服务端返回的不再是空文档,而是经过一次渲染后的文档框架,所以需要保持代码在 Node 环境下可运行。由于汽车商详在 Rax 多页应用开发时没有这种环境约束,因此对技改提出了环境模拟的需求,这点在后面会着重提到。
数据请求
CSR 模式下,进入页面后拉取主接口数据,执行 js 完成页面渲染。SSR 下,主接口数据需要在服务端获得,完成服务侧的文档渲染。
客户端得到的只是一个干文档,需要再次执行一遍 js 以激活文档的事件监听、状态传递等,成为可交互的页面,这个过程也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叫注水(hydrate):
由于请求时机的改变,请求及其前后逻辑需要移至服务端执行。
汽车商详基于自建的一套端到端的渲染方案(XRoot)进行接口设计和页面渲染。接口数据中是组件集,包括各组件名称和对应组件需要的 props。我们封装了一套 XRoot 组件,自动执行接口请求、数据注入、页面渲染等工作。
在商详首页中,该接口请求的工作并不只是数据拉取与注入,还承担了一系列请求前后的业务逻辑(如设置全局变量、容灾处理等)。对其中逻辑进行抽象归纳,将业务逻辑聚合到 beforeRequest 和 afterResponse 中:
SSR 模式下,主接口请求在服务端执行,其执行逻辑为:
afterResponse
逻辑中有一部分是对数据本身的处理,留在服务端实现。另一部分是 UI 相关的,需要在客户端 Hydrate 阶段再次执行。
在阿里集团内,移动端接口和后端的交互会经过了一层 MTOP 网关。MTOP 网关提供了协议解析、安全防护、稳定性保障等能力。SSR 模式下,服务端的数据请求无法经过这层网关,而是直接访问后端 API。
此时业务依赖到的相关 MTOP 能力需要业务侧在 SSR 下手动补齐,其中直接影响页面渲染的就是 MTOP 对接口中空数据的处理:
原始接口数据中值为 null
的属性都被 MTOP 层处理过了,如果 SSR 不做空值属性的删除,前端的默认取值就会出问题:
const { text, tip = '默认提示' } = tagsList[0];
console.log(tip); // 非空处理前:null ;非空处理后:'默认提示'
这里写一个简单的工具函数来做这件事:
export const deleteNullProperties = (obj: Object | Array ) => {
const memory = new Set();
const fn = (obj) => {
if (memory.has(obj)) return obj;
if (['[object Object]', '[object Array]'].includes(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obj))) {
for (const [key, value] of Object.entries(obj)) {
if (value === null) {
delete obj[key];
} else {
obj[key] = fn(value);
}
}
}
memory.add(obj);
return obj;
}
return fn(obj);
}
另外,MTOP 网关还提供了用户登陆态的解析与传递,SSR 侧也需要业务自行从 cookie 中读取用户登陆信息。
环境模拟
一般来说,由于服务端和浏览器端环境的差异,在做前后端同构应用的时候,开发者都会自觉注意环境差异,避免在不恰当的时机访问浏览器对象,导致 SSR 侧报错。
但是由于本次是改造项目,历史项目只关注 CSR 场景,不可避免地充斥着预期以外的 DOM/BOM 访问,此时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从改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来看,借助框架能力和引入社区方案是两种可以低成本探索的思路。
Rax 全栈应用框架本身提供了在服务器端模拟浏览器环境的能力,从而来尽可能保证 SSR 和 CSR 编码的一致性。其环境变量模拟的基本原则是:
所模拟的信息可由服务端数据推导得出,例如 location、navigator。
所模拟的信息不会引起代码执行逻辑的错误,例如对 localStorage 的模拟。
从中可以看出,框架模拟能力并不旨在进行环境模拟,相反它还在试图为页面提供一些真实有用的信息。因此框架提供的模拟能力相对有限,一些常用方法也没有空方法占位,如试图调用 window.addEventListener 时会报 undefined 错误。
由于 Hydrate 阶段的存在,我们的目的只是希望代码能够在服务端不报错,客户端侧的二次渲染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框架能力并不能满足需要。
其他问题
Rax 全栈应用框架采取中间件降级策略,SSR 侧有任何报错都会自动将空文档返回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发起数据请求和渲染,即降级为 CSR。
降级逻辑
降级中间件源码
业务侧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框架提供的 useCSRRenderer 钩子函数进行主动降级:
习惯了 react 的 JSX 语法体系,我们通常会写出许多自闭合标签以提高可读性和代码整洁性:
// 自定义组件的自闭合
// 原生标签的自闭合
但事实上 HTML 规范并不支持对 的解析,以一个简单的 demo 为例:
在开发者的期待里,b 和 c 同级,d 是 c 的子标签。但实际渲染结果中,c 成了 b 的子级。 对这种情况的一种表象理解是,浏览器把自闭合标签当作正常
头处理,为其匹配了一个
。到最后闭合标签不够用了,浏览器自动加了两个
为什么在 JSX 中写自闭合标签能够得到期待中的结果呢?事实上是 CSR 框架侧帮我们做了这件事,如 react 在其官方文档里就有提到:react地址:https://react-cn.github.io/react/tips/self-closing-tag.html
从实践来看,Rax 框架在 CSR 侧的渲染同样做了类似的处理,但是 Rax 全栈应用的服务端渲染没有,其 SSR 侧生成的文档只是简单将自闭合标签原样返回:
不同阶段下的文档结构
由于在 hydrate 阶段浏览器判断 ssr 文档与客户端预期不一致时,会被丢弃掉重新渲染,所以这种处理没什么功能性问题。只是这样就失去了 SSR 的首屏优化功能。在 Rax 团队完善自闭合标签问题之前,业务侧需要避免写出非自定义标签的自闭合。
git merge --allow-unrelated-histories
机制,我们在代码同步方面不必投入太多成本。但是为一个业务场景维护两套应用,其中需要付出的沟通、维护、测试等成本还是很高。
如前所述,两个应用的维护成本较高。因为两者的框架基础是一致的,我们就希望将两个应用合并起来,至少能降低一点代码同步和沟通成本。与技术支持同学沟通了一下,发现没有这个先例,可能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所以这部分仍在试错中。
小结
借着本次服务端渲染(SSR)改造升级的实践,我对前端的渲染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虽然 SSR 相较于 CSR 有着许多优势,却未成为 Web 渲染的主流模式,是因为构建 SSR 应用并不轻松:需要熟悉服务端开发、了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环境差异、服务部署、服务器运维等,对前端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云原生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Nodejs FaaS 函数服务建设的逐渐完善,都将大大降低 SSR 应用的接入门槛。前端开发者将只需关注业务逻辑就能轻松获得 SSR 能力,用户也更有机会得到更好的交互体验。
审核编辑 :李倩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