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象雷达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2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基本知识

1、ALL模式和ON PATH模式区别

起飞, 选择显示 ALL WX ,检查离场轨迹,ALL为默认模式。

飞行中,切换ON PATH方式,进行 单体分析 ,然后回到ALL位置。

2、湍流探测TURB功能

显示选择ALL或者ON PATH,TURB探测飞机前方40nm的湍流天气。

**3、滑行测试填满雷达的3D缓冲区

**

滑行期间, 电门设置ON位,需要30s, 自动扫描本机前方全部空域( 前方320海里以及地面以上60000英尺的完整空域 ),存储所有气象信息且持续更新,自动修正地球地表曲率。

**4、用ELEVN评估雷暴单体垂直扩展

**

0到60000英尺的高度,以每1000英尺的高度层变化来观察各高度层的气象状况。 雷暴单体从ND上消失时 ,机组可以在ND右下方读出雷暴单体的 相应高度

数据库

5、内置地形数据库,MAP功能

使用MAP功能识别突出的 地形特征 ,比如海岸线、湖泊、以及大型人工建筑等。

选择WX时,消除气象显示时的地面回波。

选择 地图时 ,地图模式MAP显示时,消除气象回波。

数据库

6、增益控制可以任何模式下使用

一旦增益控制位置脱离了校准位, “MAN GAIN” 会出现在显示器上,从而告知现在的系统已经不工作在校准位置了。

数据库

减小增益也可以用来帮助捕获层云降水中的嵌入式暴雨气象单元。也可以用这个变化将雷达阴影变得更加明显,来捕获衰减区域。

数据库

增益的 MAX (最大)位 仅在巡航高度使用 。在 ELEVN模式下去观某一高度层, 最大增益对于探测结冰层以上 ,反射弱的气象目标是有帮助的。在结冰层以上严重的潮湿气象是形成冰雹的主要因素。

数据库

二、注意事项

1、在飞机航路内外的气象区分显示

ALL或者ALL WX模式,对远高于或远低于飞机飞行航路( 航路外 )的气象状况,将 采用与航路内气象不同的显示模式

ON PATH或者PATH WX模式, 航路外气象被抑制只显示和飞行航路相关的气象。

2、RDR的性能局限性

内置地形数据库的采用极大地减少了地面回波的影响。然而,数据库里并没有人造反射体的数据,比如机场和城市建筑物。因此有可能不是所有的地面回波都能够被抑制。

天线波束在近距离时相对较窄,而距离较远时则显著变宽。因此 气象回波的精度在近距离时明显优于远距离回波

3、避让机动原则

在离暴雨单元至少40海里之外时应确定避让计划,允许机组有充分的时间和ATC申请绕飞。

4、考虑暴雨单元的高度对飞行的影响

对于任何28000英尺以上的绿色、黄色、红色以及洋红色区域,避让时应 至少偏离其20海里

35000英尺以上的气象单元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避让时应 考虑额外的水平间隔 (除20海里间隔之外)。

数据库

5、使用MAP功能+气象模式,辅助识别阴影区

强降水或大片的地形可能降低雷达波的穿透性以及呈现整个区域气象图像的能力。这被称之为 雷达衰减”

使用 MAP 模式结合气象模式来识别阴影区域 ,观察 强烈气象回波后方的地面回波 。当有强降水阻挡时,强降水后方区域的地面回波将无法呈现,而是显示为一处阴影。这种情况可能预示着在雷达显示器上有一大片的强降水区域。

数据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