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控制模式简述-1

描述

前言:

杨帅锅:因为个人能力,时间,研究方向有限,所以后续我会邀请一些技术大佬来发技术类文章,这样就可以更加丰富公众号的内容。第一篇就是张远征大大的COT控制系列,开篇只是简介后面还会陆续更新。

众所周知,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了传统的电压模式、峰值电流模式、平均电流模式。这些主要流行的控制模式统统归属于PWM控制模式。而PFM模式基本出现在下列的情况中:

  • 电压滞环控制芯片,如TI-TPS5211, TI-LM3485,ON-CS51031, MP-2905。
  • 电流滞环控制芯片,如Microchip-HV9930,TI-LM27212。
  • 在一些电源控制芯片中,轻载工况下,还会切换至burstmode以及pulse skipping mode,这两种模式也归属于PFM控制模式,用于提高轻载工况下的效率。也有其他学者指出Pulse Skipping mode,另归一类。
  • 谐振控制器基本都是PFM控制模式。在之前的推文中,帅锅也介绍过基于bang-bang control的LLC控制芯片,bang-bang也即是PFM控制模式的一种。(VMC和CMC的LLC控制器仿真对比 第四节 (Ti UCC25640x 混合滞回控制)
    今天要介绍的COT控制模式,即是Constant-on-time mode,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它由滞环控制模式发展而来。顾名思义,其在整个控制过程中会保持开通时间Ton恒定不变。当然,相应也有constant-off-time mode,不做过多介绍。

滞环控制

滞环控制如下图,分压电阻得到的反馈电压vfb和参考电压vref通过一个滞环比较器比较,我们假设滞环比较器的环宽为h, 一般来说,滞环带宽一般在15mV~20mV之间。当Vfb低于vref-(1/2)h时,比较器输出为高,HS打开,电感电流线性上升,由ESR带来的输出电压纹波此时也会线性上升,vfb亦复如是。当vfb高于vref+(1/2)h时,比较器输出为低,LS打开,电感电流下降,输出电压和vfb纹波下降。

迟滞控制的优势在于其环路极其简单,无需误差放大器,也不需要考虑复杂的补偿问题,因此可以达到非常大的带宽,瞬态响应速度极快。

电压模式

图1 滞环控制模式

当Buck工作在CCM模式下,其输出电压纹波可以计算为

电压模式

可以看出,开关频率和选择的电感、滞环环宽以及电容ESR都有关系。Vin变化时,以及ESR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变化,比较器的传播延迟等,都会影响到开关频率,这会使得EMI的处理变得比较困难。

电压模式

图2 输出纹波电压细节

而实际上,输出电容还有ESL存在,ESL带来的纹波会在输出电压纹波上形成一个小尖锋,有可能在开关状态切换的时候,导致反馈电压vfb会超出滞环的上限。再考虑耦合到输出纹波上的噪声,可以想象,控制器会变得非常敏感。另一方面,当输出电压较高时,其输出纹波会增大。因此,其商用的IC总体来说并不多。

恒定导通时间(COT)

COT控制模式基于滞环控制模式发展而来。在基本的迟滞控制中增加一个单稳态计时电路(One Shot)控制功率管的导通时间,使功率管导通一个恒定的时间。

电压模式

图3     COT控制模式

当反馈电压vfb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的输出vcomp_out会拉高,SR latch被置位,Q输出也拉高,HS就被打开,电感电流线性上升,输出电压纹波以及vfb上的纹波也会上升,因此,vcomp_out会立马拉低,形成一个脉冲。而Q输出拉高同时,也启动了单稳态计时器,直到这个固定开通时间结束。单稳态定时器输出vone_shot翻转拉高,复位SR latch。当结束HS开通过程后,电感电流下降,输出电压纹波也下降,直到vfb再一次低于vref,开启新的周期。

可以看出,COT是一种纹波电压谷底控制方式。如果系统已经开通了一个Ton的时间,发现vfb仍然低于vref,怎么办呢?从逻辑控制图中可以看出,此时vcomp_out会一直高电平,当Ton结束,Q拉高之后,S和Q均为高电平,根据SR latch的真值表,此时SR处在invalid状态,是不允许出现的逻辑错误。因此,可以再Ton结束后,增加一个最小关断时间Toff_min,强制关断HS,然后再进行下一次Ton开通。一方面增加Toff_min可以保证逻辑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HS一直导通情况下的电感器的饱和。

COT的稳定性问题:

从上面的逻辑控制图中可以发现,COT的稳定性建立在vfb纹波上,也即输出电压纹波上。当输出电压纹波足够大时,可以保证足够的稳定性。因此直观地看,COT是一种基于power stage 大信号的非线性控制。利用环路分析仪扫描伯德图仅仅适用于电压模式、电流模式之类线性控制系统,此时对COT控制已经不再适用。

后续内容,待下篇文章更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