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AN总线?-3

描述

一文读懂CAN总线(一)中我们介绍了标准CAN扩展CAN以及CAN消息类型;在一文读懂CAN总线(二)中为大家介绍了CAN总线的位填充机制错误检测和故障界定网络拓扑终端匹配电缆与接线差分信号电压幅值

 

在本文中将继续为大家深入讲解电缆截面积与通讯距离波特率、终端匹配电阻与通讯距离信号延迟与通讯距离节点最小间距。


 


 

电缆截面积与通讯距离

 

 

电缆截面积对通讯距离影响很大,特别是远距离通讯。远距离传输线上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和直流参数会引起信号衰减。


 

很多CAN通讯应用都具有距离远、波特率低的特性。这种情况下,传输电缆的直流电阻对传输距离影响非常大,因为这个直流电阻会和终端匹配电阻分压。


 

 

电缆

 △传输电缆直流电阻分压示意图

 

注意:图中故意忽略了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影响,因此传输的波形没有畸变。

 

如上图所示:

1号节点与2号节点相隔5km,使用的传输电缆直流电阻12.8Ω/km,终端匹配电阻为124Ω;

1号节点发送的波形差分电压幅值为2V,经过5km传输电缆到2号节点时,差分电压幅值大约为1V,信号衰减了一半。


 

我们一文读懂CAN总线(二)提到过:CAN总线上的差分电压>0.9V才能被识别成显性电平。而为了保证可靠的数据通讯,常用的经验法则是:最末端节点差分电压幅值不小于1.2V。

 

现在2号节点只有1V差分电压,其可靠性已经变较低了。
 

 

 

对于双绞线,假设其终端匹配电阻与电缆特性阻抗相同,则截面积与最大通讯距离之间的关系可参考下图:

 

 

电缆

 △截面积与最大通讯距离关系

 

为了把电缆直流电阻引起的电压衰减降到最小,较大的终端电阻值(150~300欧姆)有助于增加总线长度。

 

比如使用截面积为1.5 m㎡的双绞线电缆,电缆特性阻抗为120Ω。传输波特率为5kpbs的数据时,使用120Ω的匹配电阻最远可以传输5km,但使用300Ω的匹配电阻则可以传输7km。

 


 

波特率、终端匹配电阻与通讯距离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传输线截面积与通讯距离的关系,下面将保持传输线截面积不变,查看其它参数对通讯距离的影响。


 

 

电缆

 △波特率、终端匹配电阻和通讯距离关系图

 

以截面积为1.5 m㎡屏蔽双绞线为例,其波特率、终端匹配电阻与通讯距离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从其中可以看出,当波特率较高时,其通讯距离有限。比如1Mbps,信号隔离后的CAN通讯距离大约为25~30米(大部分的实际项目中都会对CAN通讯模块电气隔离,隔离器件会降低通讯距离)。

 

所以波特率较低时并且将终端匹配电阻增大,可远距离通讯。比如5kbps、终端匹配电阻为390Ω时,通讯距离可达10km。

 


 

信号延迟与通讯距离

 

 

高波特率情况下,制约CAN通讯距离的,是信号延迟。信号经过隔离光耦、传输电缆、ESD器件时,都会引起信号延迟。如果CAN的重同步也不足以弥补这个延迟,就会导致采样错误,最终CRC校验错误。


通过上图(截面积为1.5 m㎡传输电缆的波特率、终端匹配电阻与通讯距离的关系图)中,其中当波特率为1Mbps时,通讯距离大约为30米。30米的通讯电缆,其传输损耗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影响通讯距离的主要是信号延迟。


通常,传输电缆延时为5ns/m、高速光耦延时可达25ns、磁耦合隔离器件延迟3~5ns。


 

在CAN通讯系统中,一个优良的延迟标准是:


 

t1_MAX<0.245×tBIT

 

其中:

t1_MAX:最大延迟时间
tBIT:位时间


以1Mbps为例,其位时间为1us,则t1_MAX < 0.245 × tBIT = 0.245 × 1us = 245ns。信号在1.5 m㎡传输电缆上传输49米就能达到这个延迟时间,另外再加上信号上升/下降沿时间以及隔离器件、ESD器件、PCB走线延时,实际项目中,1Mbps波特率在1.5 m㎡传输电缆上只能传输30米。


这也是为什么RS485波特率可以达到10Mbps甚至50Mbps,而CAN标准最大速率只有1Mbps的原因。


 

下图为判定延迟的参考标准,在实际项目中,推荐信号延迟处于良好一栏标准。


 

 

电缆

 △最大延迟参考标准

 


 

节点最小间距

 


 

CAN总线是分布式参数电路,其电气特性和响应主要由沿物理介质分布的电感和电容所决定。这里物理介质包括连接电缆、连接器、终端和沿总线挂接的CAN设备。

 

空载情况下,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近似为Z=√(L/C),其中L为电缆单位长度感抗,C为电缆单位长度电容。

 

随着负载的增加,传输线上的电容增加(负载电容、负载与总线连接线电容),传输电缆特性阻抗相比空载情况下变小。


 

 

电缆

  △负载不均衡的CAN总线原理示意图

 

如上图,如果负载比较集中,则负载区传输电缆特性阻抗和空闲区电缆特性阻抗相差较大,从而会引起阻抗不匹配。

 

CAN总线阻抗不匹配会产生信号反射,再加上CAN的仲裁机制:在仲裁期间,两个或更多个节点可能同时发送多个显性位。


 

在上图中,当开关S1在t=0时刻从显性状态切换到隐性状态,CAN驱动器差分输出电压为Vs,总线上的差分信号会由显性状态(Vs)变成稳定的隐性状态(0V)。这个信号波形会沿着总线向下传播,到达总线的负载区时,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反射电压将返回到源端。

 

负载与负载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d是设备集总负载电容CL和电缆的单位长度分布电容C的函数,定义如下:

 

 

电缆

 

设备集总负载电容CL包括CAN收发器引脚、连接器、隔离器件、保护器件、印制电路板走线以及其它物理连线的电容总和。


 

下图为最小CAN设备间距与截止电容的详细关系图


 

 

电缆

  △最小CAN设备间距


3.3V的CAN收发器一般能达到16pF电容,具体可以参考收发器数据手册;印制板走线一般0.5pF~0.8pF/cm,这取决于电路板的材质和结构;连接器和保护装置(比如ESD器件)的电容值可能范围会很大,具体要参考设备数据手册;非屏蔽双绞线介质的分布电容大约在40pF/m~70pF/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