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大火引爆概念股 机器人热度持续走高

机器人

523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截至2月7日,机器人概念股持续大涨,创近1年来新高,这已是该板块连续第14日上涨,成为今年以来涨势最凌厉的概念板块之一。其中,2月7日,横河精密、绿的谐波、迈赫股份、江苏北人、奥联电子、江苏雷利、凯尔达、禾川科技等多股涨超10%,卓翼科技、鸣志电器等多股涨停。

  对此,有业内同仁疑惑,一度缓慢向上且常有低潮走势的机器人概念股,为何在近期持续走高?而联想到近期大火的ChatGPT,虽然其与工业机器人看似毫不相干,但仍不禁令人有此遐想。

  ChatGPT大火引爆概念股

  那么机器人的多日连涨是否真与其有关? “有直接相关,近期但凡沾上ChatGPT这个概念,都能鸡犬升天。”有机构人士分析道。 据了解,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了新款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ChatGPT推出仅2个月后,它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 甚至,ChatGPT一度因访问量激增而宕机。 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OpenAI已跻身全球TOP50网站。今年1月,OpenAI网站访问量突破6.72亿,较11月增长3572%。该网站2022年11月全月访问量为1830万。

  由此也引发了一大波的跟风潮,不仅谷歌透露计划推出一款聊天机器Bard,与ChatGPT竞争。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百度、360也纷纷宣布将推出相关产品。

  2月7日,百度官宣将推出类似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该项目名字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三月份完成内测后面向公众开放。百度表示,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 360也表示,360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一直在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性的投入,但截至目前仅作为内部业务自用的生产力工具使用。360也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为此,ChatGPT的火爆带动机器人概念股的上涨,也不无可能。 那么ChatGPT因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引发机器人概念股的持续走高?

  机器人热度持续走高的底气

  近日,在ChatGPT走红的同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传言有大动作,沉寂多时的市场也闻风而动。 2月7日,有网媒消息称,今日市场传言特斯拉3月将推出机器人原型,“Tesla Bot” Optimus(擎天柱),更有传闻称,特斯拉向某机器人公司下发6万套订单。但特斯拉未就上述消息向该新闻机构作出回应。

  有机构表示,市场对于特斯拉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今年开放订购预期强烈,市场预期数量为10万台级别。对于国内产业链参与Optimus的预期,最为普遍的观点是机电一体化关节:分为驱干关节和手指关节。驱干关节主要以旋转和直线驱动单元(各14个),以国内现有供应链的水平,单个一体化关节价值量为0.5万元,据此,单机器人的价值量为14万元。手指关节按照鸣志电器的方案单个关节价值量为0.1万元(电机+减速机),则手指用关节电机+减速机价值量为1.2万元。10万台设备对应的价值量为152亿元。 此传闻一出,也让人形机器人以及机器人概念收割了一波热度。 除此之外,近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为此,有机构分析,中国已成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具备核心技术、不断拓展下游市场应用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还有机构表示,在人力成本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机器人市场中长期增长潜力巨大。譬如,整机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核心零部件厂商不仅加速国产替代。 此外,我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达到30.3万台,同比增长约15.96%,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我国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GGII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产业化阶段,产品形态持续丰富,技术进步明显,同时机器人的下游应用渗透率持续提升,机器人已经在汽车、3C、新能源、金属机械、化工塑料、食品饮料等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机器人的需求确定性正在加强,下游用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明显。 这一系列的利好,也成为了支撑机器人概念股走高的底气。

  那么,这样的走高热度,有没有可能持续呢?或许从GGII对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十大预测(市场层面)中,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1、基于2022年各家机器人订单积压的情况以及对各下游行业的需求分析预判,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在20%-25%左右,整体复苏式的“大爆发”已经渐行渐远,下游的需求拉动力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光伏等领域,继动力电池之后的又一黄金赛道----储能电池崛起,新能源行业(锂电、光伏等)厚度持续提升,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占比有望突破20%。

  2、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领域重新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年销量破2万台的厂商将至少达到2家,年销量破万台的国产厂商数量将达到5家,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