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像财产吗?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过去这几十年间,手机软件逐渐吃掉了计算器、闹钟、指南针、数字相机、GPS导航、电子字典等物品,软件/程序代码正在吃掉全世界,而如果我们的社会只停留在将软件视为财产与工具,将忽略掉许多重点。

软件像财产吗?

把软件/程序代码视为「财产」,恰当吗?现在的软件有许多特性,让它与我们日常的财产有很大的差别。二手计算机可以上网贩卖,但是Microsoft Office可以吗?买回家的画纸蜡笔可以随时使用,纸笔工厂不会检查你的网络联机;但是逐步走向订阅制的Adobe绘图软件可以吗?Line说是为了保护你的账户安全,所以一定要绑定一支固定的手机;但是卖你钱包的厂商如果也要求你每次把钱包从一条裤子移到另一条裤子时,都必须把旧的那条裤子摆在手边,否则禁止移转,这样你也可以接受吗?厂商如果真的这样限制你的自由,那么这个钱包到底算是谁的财产呢?

把软件视为财产其实是大型软件公司的专利。软件的复制成本几近于零,对大型软件公司来说,贩卖软件就像是印钞票一样。但是这个权力如果释放给一般大众,那么这种钞票就会失去它的价值。对一般人而言,我们不仅无权印钞,甚至无权像自由处置车、房、家具等一般正常财产一样,自由处置我们所「拥有」的软件「财产」。把软件视为财产的视角,完全无法解释为何我们失去了自由处置财产的基本权利,甚至会限制乃至扭曲思考,让我们看不见许多比软件价格更重要的事。

即使是对于位居大公司的程序设计师而言,所完成的软件也并不是可以重复贩卖的财产,而是单一次的工作产出。就像是老师上课的录像一样,这种产出并不是他的财产,最多只是可以向学生、雇主争取一次性额外工作奖金的工作成果而已。

软件是知识,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分享

善于搜寻网络资源的人士,很容易把软件视为「知识」。就像许多食谱或冷知识一样,都因为信息复制零成本,所以很容易在网络上搜寻得到、可以无偿取得。把任何热门软件的名字加上open source去搜寻,经常可以找到自由软件版的同样功能替代品。

自由软件跟网络上找到的食谱一样,诸多版本的质量高低可能有着很大的落差。但是就如同食谱等网络信息,只要网站有留言讨论的空间,那些原本只是来吸收知识的阅读者,也很可能在分享知识的氛围下,把他处的知识带来分享给站长、原创者、其他阅读者。从这个视角比较论述自由软件与专属软件孰优孰劣,有一部分会与探讨维基百科或开放街图优缺点的论述类似。也才得以解释一些问题,例如参与贡献的程序设计师、撰文者、地图绘制者为什么要无偿分享?

采取财产视角看软件、用金钱动机解释人类一切行为,无法理解甚至会进一步强烈否定好玩、成就感、解决自身问题、提高网络社会地位等金钱以外的动机。

软件是法律,限制使用规则

程序代码/软件是法律,这件事创用CC发明人雷席格(Lawrence Lessig)在20多年前写书的时候就曾加以说明。他以《第二人生》(Second Life)等游戏作为例子,说明在虚拟世界里,程序代码像是物理法则(architecture)或是人类法律(law)一样,限制或至少左右了使用者能做的事。

大约在此论述的同时期,英国邮局大规模导入日本富士通(Fujitsu)开发的「地平线」(horizon)电子会计系统,此后有700多位邮局局长遭控诈欺,其中有39位因此而入狱。直到前年他们才洗刷冤屈,是因为地平线程序代码里有错误(bug)而毁了他们的现实人生。这两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促使学校改采远距教学,在美国更有许多学校采用极具争议的远距监考软件。这类软件禁止计算机的拥有者开启浏览器的其他分页、禁止开启其他应用软件等,行为跟违背计算机主人意志、劫持计算机控制权、刺探隐私的各类恶意软件一样。这引发师生抗议软件公司侵犯隐私与自主权。

无奈地,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被那些我们无权质疑、甚至无权研读与理解的法律所宰制着。对于冤狱的局长们,以及因为肤色太深而无法考试的学生们而言,这种被黑箱法律所冤枉的感受特别深刻。另一方面,开放原始码的各种密码货币,因为游戏规则透明化及去中心化而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信任,现在更逐渐与主流金融市场整合。密码货币的交易手续费与挖矿机制,还有以太坊与埃达币等智慧合约、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 NFT)之类的金钱往来规则,更把「软件是法律」这句话,从譬喻变成直白描述的事实。

软件是言论,也应具备言论自由

程序代码也是言论,具有表达意见的属性,撰写程序的权利,应被视为言论自由受到保护。举例来说,合法购买DVD激光视盘的用户,会因为他的计算机采用Linux操作系统而无法播放。因为解碼授权机构DVD CCA(DVD Copy Control Association)不会同意Linux社群购得授权后公开其程序代码,因此募款也无法解决此一问题。有网友自行开发Linux的DVD播放软件DeCSS,并且自由分享,开发者却遭到授权机构DVD CCA以诉讼威胁,并要求网站下架DeCSS。霍兰(Rene Hollan)采用隐写术写文章,把程序代码编码藏在文章的空格里,读懂那一篇文章的人就可以还原DeCSS程序代码。这迫使DVD CCA必须对那边文章进行言论管制,或者停止封锁DeCSS。

另一个例子,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数学博士伯恩斯坦(DanielBernstein)发表一篇加密算法的论文,却遭美国政府以国安理由要求下架,由捍卫信息人权的非营利组织电子先锋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协助他进行诉讼。帕特尔(MarilynHall Patel)执行审判的法官判决程序代码是言论,伯恩斯坦的言论自由应该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保护。

另一个比较轻松的例子,则是perl程序语言的写诗比赛,每件参赛的作品念起来是一首英文诗,执行起来却是一个程序。

软件是数学定理,被发现而不是发明

程序代码也是数学定理,有一些人认为这两者都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诸如各种排序算法及平衡树等数据结构,经常都有不同的人各自独立发现类似或等价的结果。甚至仅仅是逻辑能力较好的年轻程序设计师,也很有机会独立自行重新发现其中一些最自然、最有效率的方法。笔者在高中的时候,为了破解骑士走棋盘问题,而领悟出一大类对于刚学会循环的程序设计师而言较为挑战问题的解法,直到大学念了资工系才知道那个问题叫做旅行推销员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而我想出来的方法叫做递归。

事实上程序语言中有一大家族通称为函数程序设计语言(functional programming languages),其设计理念就是把每一个程序代码都视为一个数学函数,而验证程序代码的正确性也就变成了证明数学定理。如果这个社会用知识产权保护高斯消去法(Gaussian Elimination)或牛顿-拉福生算法(Newton-Raphson Algorithm),要求每位使用者必须付钱给发明人的子孙,那么数学在各种工程上的应用将会更加蓬勃或是肃杀呢?钱应该要付给牛顿的子孙还是拉福生的子孙呢?

软件逐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最后,程序代码正在逐渐地与我们的身体结合,扩充甚至融入我们的神经系统。不久前一个案例,是4岁的玛雅(Maya)因为障碍无法清楚发声,只能靠一家小公司在iPad上所推出的app「Speak for Yourself」(SfY)与父母沟通。而沟通辅具(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市场上的大咖公司PrentkeRomich Company(PRC)原本的暴利被SfY所破坏,于是以专利法令控告SfY的发行者,苹果也配合其要求将SfY下架,而玛雅也因此被噤声。

另一个案例,桑德勒(Karen Sandler)是软件自由保护协会的律师,也是心律除颤器的使用者。她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机器是否安全,但她无法从厂商手中取得程序代码。即使白帽黑客巴纳比(Barnaby)早已示范如何骇入胰岛素泵,显示医疗器材的资安问题严重。桑德勒更不断地向厂商强调:这是要放进我身体里的东西,我需要知道它是否安全,但仍旧没有任何一家除颤器的制造商愿意提供程序代码。除颤器的参数设定对孕妇特别危险,如果有程序代码,就可以特别针对孕妇改变参数设定。但是在厂商不愿意配合情况下,最后医师只能施药降低她的心跳速度,而提升了其他方面原本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Neuralink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21年成功地让一只头骨底下装有Neuralink的猴子用思想去操作游戏。当逐渐老去的我们,全身上下从心脏到头脑都渐渐需要透过软件与世界互动的时候,我们还坚持「软件是财产」的观点吗?我们认为厂商有权随意处置他们的财产,透过蓝牙或是WiFi读取,甚至遥控那些植入我们身体里各个器官的装置吗?

将软件仅仅视为财产,而缺乏其他认知的社会,就像只被允许触摸墙上细缝露出来的一条大象尾巴的盲人们一样,因为关注了错误的重点,而失去许多真正了解大象──软件的机会。软件/程序代码正在吃掉全世界。如果这么说太抽象,请想想过去这几十年间,手机吃掉了计算器、闹钟、指南针、数字相机、GPS导航、电子字典,为什么?无论是售前到售后,一般用户从来不是软件真正的「拥有者」,却被说服把软件视为大公司的财产。这样的想法比所有的盲人们只能抢着摸象尾巴更危险,更令我们的想象力贫乏、无法应对新世界的快速变化。我们的社会,需要勇气打破对于软件的认知高墙、需要更多采用其他观点的声音,去讨论、理解软件到底是什么、会如何影响我们。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