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光模你了解多少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光模块简单说,就是光电信号的转换接口。

什么是以太网光模块? 用于以太网的光模块。什么是以太网?通过信息管理(MIB)与公共物理媒介地址控制(MAC)可支持局域网(LAN)的网络通信技术。

局域网,局部地区的网络,

一栋楼内互相联系的网络,可以叫做局域网,一个城市互相联系的网络,也可以叫做局域网。我住在武汉,武汉是一个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跨距几十公里。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以太网传输距离40公里、10公里、100米....

以太网是一种技术,可以支持局域网LAN的通信,换句话说,还有其他技术可以支持局域网通信。比如Infiniband等,Y4T6 Infiniband 光模块SDR/DDR/QDR/FDR/EDR/NDR代表什么

局域网技术中,以太网是运用最为广泛,占比最大的技术,它的特点是信息管理(MIB)与公共物理媒介地址控制(MAC)

我们对于MAC,几乎离不开地址这个词。以太网约等于一个快递公司,对于我们的信息(快递)如何通过地址控制,物流管理,以便实现发货方与收获方的准确投递。

用户把快递打包(以太网的帧)后,交给物流公司,一次次转运(交换机+光模块),最终交付到接收方即可。

以太网是其中一个城市物流快递公司,要出城跨省的话,一般需要再次信息转换打包,采用波分(比如火车)系统进行长距传输。这时候的物流管理,由铁路货运来按自己的方式运营。

所以,我们的交换机,有一个线路侧和客户侧的区别,线路侧由ITU-T来制定标准,客户侧绝大多数是IEEE负责制定标准。

分工明确,但我们的信息并不会丢,咱们既有MAC地址,也有IP地址。

整个的网络设计,是以经济适用为核心的,“适合”很重要。

用三蹦子去跨省运输,也行,单位综合成本非常高,用火车跨省运输,就能降低成本。

为了给咱家送快递,专门铺铁轨买火车,来送,也行,综合成本非常高,用三蹦子给咱家松快递,才能降低成本。

这就是以太网中,一般光纤,走一个波长或者几个有限的波长,传输距离几十米到几十公里,波段放在O波段。用的就属于,电动车、三蹦子、运输汽车的分类。走的是普通水泥路(G.652常规单模光纤等)

核心网骨干网,用的就是DWDM多波长,超大容量,走铁路(G.654等超大容量,超低损耗光纤。)

用于以太网的光模块,(相比于波分相干模块)有这么几个特点

距离短:0.1-40km不等

波长数量少:1-12个不等,比如数据中心的以太网波长数量1个、4个,5G前传以太网波长数量1个、2个、6个、12个,这些波长数量很少。

2个以上的波长在光纤中的传输,就是WDM波分复用,以太网的BiDi、CWDM4、CWDM6、LWDM,而用于波分系统的则是DWDM40、DWDM80....96、120等等,

这里头还有一个词,以太网光模块有一类是LWDM,这个L就是局域网LAN的意思。为什么用LAN,也就很清楚了。

通信波段主要在多模850nm、910nm波段,以及单模O波段。这些波段支持低成本激光器。VCSEL、DFB、EML这些激光器都比用于波分的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便宜很多。

以太网的光模块,在不同的场景,速率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有太多网络不均衡的存在,选择多大速率的光模块,取决于应用场景。

还以快递为例,普通居民小区,制造工厂,大型超市,以及物流集散中心,大家的快递量不一样,配置的物流车的载容量也会不同,按需设计,够用即可。

比如EPON,基于以太网的PON模块,1.25G是常见速率,很低。一个快递小哥开个一个三蹦子OLT,就能服务5个小区的用户ONU。

比如数据中心以太网,今年都在卖800G光模块了,数据中心就属于超大型仓储以及物流集散地,里边的转运车是集装箱式的大货卡,并且还放了很多辆车,可以并行同时工作。

这里头有几个误区,

我们一般称呼以太网光模块的时候,是不包括波分相干模块和PON模块的,会把这一类模块理解成点对点传输,但其实PON模块里是有一部分属于以太网技术的,是以太网的点对多点传输。

以太网光模块,可以用于城域网客户侧、无线接入的前传中回传、数据中心(内)和有线接入类型的。只不过统计的时候,早期是把城域网客户侧和数据中心划分成一类,后来又慢慢的把客户侧和数据中心再次划分成两大类

这个划分可以理解为,早期的数据中心比较小,可以共用城域网客户侧的公共模块。

后来数据中心越来越大规模,定制专用光模块,更符合产业的性价比最佳需求,效率更高,(单位)成本更低。

波分长距传输模块,早些年是通用型的,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早些年也用波分系统来传自己的数据,后来数据中心之间的流量越来越大,就有了DC间的专网,可以理解为大型物流集散地的专用火车,比如运煤、运矿石的专用火车和路线。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城域网客户侧、无线接入的前传中回传、数据中心内部和有线接入这几类场景有很多共性选择,而传统的波分和DCI后边的专网(如400GZR)有很多共性的选择。

这些选择的目的是一致的,用户上网的成本最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