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是超级应用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毋庸置疑,从微信到GoJek,超级应用(super app)正在成为一股新的东方巨浪,颇有席卷全球互联网之势。最近,互联网顶流Elon Musk也在推特表示,收购推特是为了加速创建 X 全能应用(everything app)。什么是超级应用或者everything app,为什么它这么火?

当我们谈及超级应用时,实际上是相对于单用途应用(single-purpose app),也就是从数量上占据应用商城主导地位的、具有相对专一功能集群的那些应用。在众多关于超级应用的释义里,我最喜欢来自于福布斯的一篇报道:

Super apps are ecosystems. They're enclosed experiences that make it easy to accomplish a wide variety of tasks—as long as the tasks occur within the walled garden.

以大家熟悉的微信为例,在这个神奇的绿色应用里,除了即时通信、社交互动、金融支付、生活服务等自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从2017年开始,以小程序的诞生为标志的生态建立和完善,微信从真正意义上给用户带来了拥有无限功能拓展的 X 体验。

与单用途应用相比,成功的超级应用不论从承载的功能数量上还是从体验的丰富程度上都完成了指数级的超越,也因此为产品和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业价值。这种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拉长用户生命周期,打开被折叠的用户价值

时间回拨到2020年,受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腾讯的行政禁令影响,一时间“微信可能会在苹果手机上被禁用”的消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不胫而走。针对这一消息,据新浪科技当时发起的投票显示,在131万参与投票的微博用户中,90%以上的用户在“更换苹果手机”和“卸载微信”中选择了前者。虽然这只是一个并未成真的小插曲,却足见微信在“留住用户”这一课题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超级应用用强大的功能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和探索深度的下钻,用户的需求不断被发掘、被引导、被培养,用户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也不断地被打开;而企业则利用立体全面的回流数据,借助更为深入的用户理解和持续反馈不断迭代超级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级应用为用户搭建了一个数字虚拟社区,一个有家人朋友、水电账单、吃喝玩乐甚至工作的地方,以至于离开这个应用需要近乎孤身搬到陌生城市的决心。

飞轮效应助力产品极速发展正循环

如果说正确的价值点定位是产品0-1成功的核心所在,那么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保持产品的创新力则是1-N的关键要素。超级应用的生态圈则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让产品几乎可以自行增长和加速。Jim Collins的飞轮效应概念或许可以解释超级应用如何从中获利。

飞轮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盘或轮子,通常重达 2,000 公斤以上。启动它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一旦它开始转动,轮子外侧周围的配重就会开始起作用,它几乎开始自行建立动力。从那时起,可以在飞轮上施加相同的力,它会开始转得越来越快。

应用

亚马逊是业界公认使用飞轮概念最为成功的公司之一,上图为传闻中其创始人贝索斯在餐巾纸上写下的亚马逊飞轮

依然以微信为例,在其以良好的体验完成了原始用户积累后,庞大的用户规模开始不断吸引各类商家品牌,商家品牌通过小程序和公众号等介质为用户提供更愉悦的体验和丰富的内容,而这又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到用户池中。微信的飞轮效应当然不止于此,但类似的增强回路无疑有效推动了产品的极速发展,也助力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正因为成功超级应用的塑造为产品和企业带来了这样的价值,我们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在市场上看到更多企业的超级应用野心;以至于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是打开自己的手机银行,还是购物平台,甚至是手机营业厅地图导航,都会看到密布其中、形形色色的功能,个个都宣称自己是平台型应用、超级应用。这到底是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一种无序扩张?

超级应用不仅依赖于庞大的用户基数,更取决于有效的用户活跃

孕育超级应用需要庞大的用户基数这点已无需赘述,这也恰恰是以上应用和企业争相入局的筹码。诚然,用户即是流量,流量即是机遇,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用户活跃都足以成为构建超级应用的前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应用需要具备平稳维持相当程度用户活跃水平的能力;举例说来,老张这个月打开了地图导航200次,但集中在国庆自驾游的七天内;他也打开了聊天软件200次,但分散在每一天跟家人沟通、参与朋友圈互动之中;显然后者在构建超级应用意义上的用户活跃有效程度更高:只有稳定的密集交互,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用户习惯、将商业触角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冰山之下,超级应用是用户需求还是用户绑架

用户需要多少超级应用?又或者说,用户真的需要超级应用吗?超级应用或许曾经解决过用户移动设备内存不足的问题,但移动设备的内存已经飞速提升,与之共同增长的还有超级应用因为资源、缓存所占的用户内存:打开我的微信储存空间,惊人地发现它占据了我百分之二十的手机内存。大量用户并不需要的功能隐藏在超级应用的冰川之下,即使经过精心的引导和设计,它们还是会经常或者偶尔地冒出来干扰用户主线任务、影响用户体验,以至于微信和支付宝都上线了用户自定义应用的功能,许多用户依然选择切换到功能极简的长辈模式。

相较长线规划,超级应用更来源于自然生长

纵观当今市场上的超级应用,他们的成功离不开独特的社会经济土壤,或是高度集中的技术和资本,或是亚洲地区庞大的无银行账户人口(unbanked population),或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超级应用的使用变成一种刚需。

应用


小程序用两个月完成超亿DAU增长(来源:阿拉丁《2020年2月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而追随者们习惯性忽略的是,这些超级应用也多是成长自极具竞争力的单用途应用。在着手打造复杂多元的用户场景之前,不妨先考量应用的核心用户场景打磨的成熟度,关键用户群体的洞察深度,以及最重要的,是否已经为用户带来了长久稳定的持续价值?超级应用是优秀单用途应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方向,但不会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在产品做好准备之前(产品自身的表现加之用户习惯和社会环境的演变)盲目规划超级应用,反而可能失去业务重心和来之不易的用户积累。

超级应用的月之暗面

当用户的需求被全数满足,企业便开始为用户创造需求以谋求更大的利益,超级应用便是一张无形的利益网。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审视和反思自己与互联网产品之间的这种关系,并对这一围墙花园做出新的判断。而随着超级应用的雪球越滚越大,寡头垄断、数据泄漏、算法杀熟等问题也势必面临与其体量相匹配的严格监管。当下一个黑天鹅来临,放在一个篮子的鸡蛋们是否仍然经得住用户和监管的双重考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毁灭却在朝夕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