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压电执行器的应用

描述

传感器和执行器构成了过程和制造行业中现代仪表系统的支柱。传感器是充当机器眼睛和耳朵的输入设备,而执行器是使物体移动的输出设备。致动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或机电设备,它响应控制刺激产生运动。

在典型的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息,并根据此信息激活执行器。这一系列操作是所有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通过下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此机制:

控制系统

图 1:简单的控制系统

典型的执行器需要两种类型的信号:1)控制信号2)电源信号。控制信号告诉执行器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产生运动,而电源信号用于保持设备通电。根据电源的类型,执行器可分为三类:

水力的

气动

机电

液压和气动执行器是机械型设备,而机电执行器使用电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机电致动器,但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 KEMET 的多层压电致动器。

什么是压电促动器?

在讨论压电促动器之前,了解压电的概念很重要。某些材料响应机械应力产生电压的能力称为压电。对压电材料施加机械应力将在材料的输出端产生电压。相反,对压电材料施加输入电压会导致输出端的机械运动,例如声音、振动或位移。压电现象如下图所示:

控制系统

图2:压电现象

利用压电原理,可以构建各种类型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其结构,压电促动器有两种类型:1)单层促动器2)多层促动器。

单层和多层压电致动器的比较

顾名思义,单层压电促动器由单个压电元件制成,而多层压电促动器由堆叠在一起的多层压电材料组成。下图显示了两种类型的执行器:

控制系统

图 3:单层与多层压电执行器

多级压电致动器在相同施加的电压下提供更广泛的力和位移。这是因为压电元件的堆叠会产生乘法效应。单层压电致动器在1kV时产生1μm位移。相比之下,多层压电致动器在100V时产生100μm位移。因此,多级压电致动器在100倍的电压下产生10倍的力。这些数字证明这两种类型的执行器的性能差异是巨大的。具有高力大小的低工作电压扩展了压电执行器的功能,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控制应用。KEMET 的多级压电致动器中使用的陶瓷材料是 PZT(锆钛酸铅)。

压电促动器与电磁促动器相比如何?

机电致动器的构造有两种主要技术:1)电磁学2)压电性。压电致动器在力输出、精度、响应时间、效率、控制和尺寸方面优于电磁促动器。下图显示了这两种执行器技术的比较:

控制系统

图4:电磁和压电致动器的比较

从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压电促动器在力、精度、响应时间、控制和尺寸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这些致动器落后于电磁致动器的唯一领域是位移。电磁致动器产生的位移在几毫米的范围内,而压电致动器产生的位移为几微米量级。然而,随着多级压电致动器技术的进步,预计位移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好。

KEMET 压电执行器如何更好?

仔细看看KEMET 压电执行器揭示了与传统压电促动器相比的一些关键结构变化。主要区别在于电极的位置和结构。传统的压电致动器具有部分内部电极,而KEMET压电致动器具有完整的内部电极。部分内部电极承受机械应力的能力较低,因此它们很容易破裂或断裂。相反,全内部电极表现出高可靠性、耐用性和高效性能。传统和KEMET压电致动器的电极结构差异如下图所示:

控制系统

图 5:KEMET 与传统压电致动器的比较

KEMET 压电执行器产品

KEMET 提供各种多级压电执行器,涵盖广泛的工业和商业应用。KEMET 的多级压电执行器分为两大类:

树脂涂层型执行器

金属外壳型执行器

树脂涂层致动器是具有薄白色涂层的标准型致动器。此类别有两个产品系列,即 AE 和 AER。AE系列由矩形外形的标准型致动器组成,而AER 系列由环型树脂涂层致动器组成。

金属外壳类型类别由三个产品系列组成,即ASB,阿斯利和AHB.这些是具有更高热额定值的高性能执行器。ASL 系列提供高达 150 的热额定值oC. AHB 系列提供 85 的热额定值oC具有更高的排量。

控制系统

图 6:KEMET 执行器产品

控制系统

图7:金属型压电执行器的构造

多级压电促动器的应用

多级压电促动器可用于广泛的应用。这些高性能执行器的一些主要应用包括:

精密加工和位置控制系统(XY载物台、零件送料机、针织机)

半导体组装和制造(质量流量控制器、步进电机和纳米印刷机)

光学仪器(镜头定位、自动对焦显微镜)

仪器仪表(振动控制、控制阀、测试仪器)

结论

机械和机电执行器是所有类型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电致动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运动的机电致动器。KEMET 多级压电促动器与单层和传统压电促动器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它们具有卓越的精度、响应时间、效率和控制特性。因此,它们非常适合需要高精度、准确度和高效率的应用。所以不要再等了。

审核编辑:郭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