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征的表面赝电容储钠行为简析

描述

【研究背景】

因钠资源地壳储量丰富、分布广泛,钠离子电池引起了广泛关注,正推动着新一轮储能技术的发展。二氧化钛TiO2储钠负极具有比容量高、高倍率、低成本、高安全等特点,是负极材料的候选之一。但是,关于TiO2的储钠机理还存在着诸多争议,目前存在两种观点:基于原位与非原位XRD结果表明晶态TiO2(A)的衍射峰在嵌钠和脱钠过程中都仍然存在并且峰位没有发生偏移,认为TiO2储钠基于嵌入型反应;其它报道发现TiO2(A)纳米颗粒在首次嵌钠后会发生晶态向无定型化的转变,并在随后的循环中保持无定形相。

不同的TiO2纳米颗粒展现出不同的比容量,但是以上两种储钠机理未给出统一的模型揭示比容量、颗粒尺寸和电荷存储机理之间的关系。TiO2(A)的储钠行为展现出赝电容反应特性,但该响应是本征的(固有的电容性特性)还是非本征的(纳米尺寸效应)也尚未有定论。为了深入揭示TiO2(A)的钠离子存储机理,需要提出统一的反应机制与模型解决上述问题。

【文章简介】

近日,厦门大学魏湫龙副教授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Bruce Dunn教授等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TiO2(A)的储钠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及结构演化过程,提出了表面氧化还原储钠反应模型,揭示了颗粒尺寸和比容量之间的关系,并成功解释了以往报道中TiO2(A)块体和纳米材料之间储钠结果的差异。研究发现:在首次嵌钠过程中,晶态TiO2(A)表面仅有3-5 nm厚度层发生了无定形化,并在后续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反应深度与TiO2(A)的颗粒尺寸大小无关。但当颗粒尺寸远大于表面无定形层厚度时,XRD结果始终表现为晶态结构,而当颗粒尺寸小于10 nm,XRD衍射峰消失。

基于循环伏安法的动力学分析表明,TiO2(A)储钠为本征的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展现出赝电容反应动力学特征,且该行为也与其颗粒尺寸无关。当TiO2(A)电极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其反应仍基于快速的表面赝电容储钠机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O2(A)具有高倍率、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极小的过电势等特点,在高功率储钠器件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研究亮点】

(1)对系列颗粒尺寸TiO2(A)进行详细表征,揭示了TiO2(A)的本征表面氧化还原储钠机制,即表面氧化反应的深度为3-5 nm,且与颗粒尺寸无关。

(2)提出了一个表面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详细揭示了比容量与颗粒尺寸之间的关系,指出TiO2(A)颗粒尺寸在~10 nm时性能最优。

(3)通过动力学研究,证明了TiO2(A)负极基于本征的表面氧化还原赝电容反应机理,并与颗粒尺寸无关。

(4)比较了不同纳米尺寸TiO2(A)的储锂和储钠反应动力学的b值拟合结果,为理解嵌入(相变)反应和表面氧化还原赝电容的电化学反应行为特征提供了参考

【内容详情】

1. 颗粒尺寸对TiO2(A)储钠的影响      

TEM

图1. 不同颗粒尺寸TiO2(A)-NPs的(a)首次充放电曲线, (b) 0.1 A g-1下的循环性能和(c)非原位XRD表征;(d)TiO2-100 nm, (e) TiO2-25 nm, (f) TiO2-10 nm放电到0.01 V的非原位TEM图片;放电态TiO2(A)-25 nm的HAADF-STEM图片(g)和Ti-L2,3 EELS图谱(h)。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TiO2(A)的储钠过程。TiO2(A)纳米颗粒的比容量随颗粒尺寸增大而减小(图1a)。其中,TiO2 10 nm具有最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图1b)。对比不同颗粒尺寸TiO2(A)的非原位XRD图谱(图1c)表明5, 10和18 nm的TiO2(A)放电后晶态特征完全消失,并且充电过程中没有恢复。而25, 40和100 nm的TiO2(A)的衍射峰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消失。

非原位TEM观察到100 nm(图1d)和25 nm(图1e)的TiO2(A)在放电后颗粒为晶态TiO2(A)核和表面无定形NaxTiO2壳层,厚度约为4-5 nm。TiO2-10 nm在放电状态下则完全失去了长程有序的结构,仅有部分<2 nm的超细TiO2(A)颗粒存在(图1f)。HADDF图(图1g)和EELS谱线(图1h)说明了仅有表面的氧化钛发生无定形化和还原反应,而内部仍为晶态4+价的TiO2(A)。

TEM

图2. TiO2-10 nm在充放电过程中的(a)原位XRD图谱和(b)充放电曲线与对应的TiO2(A)嵌钠反应示意图; 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非原位TEM图片: (c)充电到3 V, (d)放电到0.01 V, (e)放电到0.2 V和(f)放电到0.5 V。

原位XRD图谱(图2a,b)结果表明TiO2 10 nm在首次嵌钠时在~0.25 V平台处发生从晶态到无定形的相转变。而在后续的脱钠过程中,TiO2 10 nm保持无定形的状态。不同嵌钠/脱钠状态的非原位TEM图片(图2c-f)证实了TiO2(A)颗粒发生了由表及内的晶相向非晶相的连续转变过程。

TEM

图3. (a)不同颗粒尺寸TiO2储钠机理示意图; (b) TiO2颗粒尺寸、表面无定形层反应厚度以及储钠比容量模型计算; (c)不同颗粒尺寸TiO2比容量值与表面无定形层反应厚度的关系曲线。

基于上述结果,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TiO2(A)储钠机理模型(图3):TiO2(A)的首次嵌钠过程为表面层向无定形相转变的过程。基于非原位XPS数据证实了TiO2-10 nm和TiO2-100 nm表面产物的化学价态相同,说明了表面无定形化层是反应电化学活性的来源,其嵌钠最终产物均为Na0.8TiO2。由于表面反应的无定形层厚度的限制,TiO2的比容量取决于颗粒的尺寸大小。

当TiO2(A)的颗粒尺寸小于10 nm时,材料展现出最大的比容量,但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加,比容量逐渐降低。根据上述模型对实际测得的和已报道的TiO2颗粒的直径和比容量之间进行分析,表明表层的反应深度为3-5 nm(图3c)。

2. TiO2(A)的储钠电化学行为与性能

TEM

图4. TiO2动力学分析。(a) 不同颗粒尺寸TiO2在1 mV s-1下的钠离子存储CV曲线; (b) TiO2-10 nm的储钠CV曲线, 扫描速度从0.2-1 mV s-1; 不同颗粒尺寸TiO2的储锂与储钠的过电势(c)和拟合的b值结果(d); 不同颗粒尺寸TiO2的比容量与ν-1/2曲线(e)和1 mV s-1下的电容性和扩散控制贡献比例(f)。

为更好地理解TiO2(A)的储钠过程,作者将TiO2(A)的储钠与储锂过程进行对比,并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分析。不同颗粒尺度TiO2(A)的CV曲线均展现出类镜像形状,具有非常宽化的氧化还原峰,为典型的赝电容反应特征(图4a)。并且该氧化还原峰随着扫速增加几乎没有任何位移(图4b)。对比基于锂嵌入反应过程展现出的较大过电势,基于赝电容反应的储钠过程的过电势极小(图4c)。通过不同扫速的CV曲线进行b-value分析(图4d),对于TiO2(A)嵌锂是典型的两相反应,其b值为0.5,受扩散控制。

但当颗粒减小至10 nm时,其b-value为0.69,说明表面控制过程占比增加,该特性被称之为“非本征(嵌锂)赝电容材料”。相比之下,不同颗粒尺度TiO2(A)的储钠反应时,其b-value均接近1,说明了表面氧化还原主导控制。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发现:TiO2(A)材料在储钠过程超过90%的容量来自于电容型的反应贡献,该行为与颗粒尺度无关(图4e, f)。

TEM

图5. TiO2 NPs的储钠电化学性能。(a) TiO2 NPs的倍率性能; (b) TiO2 -10 nm在不同比电流下的充放电曲线; TiO2 -10 nm在2 A g-1下的循环性能(c)和对应不同循环圈数的充放电曲线(d); TiO2-10 nm在锂电和钠电中的充放电曲线对比(e)和基于SHE为假设正极时的能量密度(f)。

对不同颗粒尺寸的TiO2(A)储锂和储钠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图5)。得益于可逆的表面氧化还原储钠机制,TiO2(A)-10 nm负极展现了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在4 A g-1下依然有接近160 mAh g-1的容量。TiO2(A)-10 nm在2 A g-1可稳定循环5000圈。得益于更低的反应电位、更小的过电势、更优异的倍率性能,基于赝电容储钠反应的TiO2负极在高倍率下具有比嵌入型储锂时更高的能量密度(图5e,f)。

TEM

图6. 高负载TiO2(A) NPs负极的性能。在5 mg cm−2载量下,TiO2-10 nm的CV曲线(a)和b-value分析(b)。

高载量的TiO2(A)-10 nm负极依然展现出赝电容反应特征(图6),说明了TiO2(A)作为高功率高能量储钠负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结论】

该工作通过结合原位与非原位的表征技术,探究了不同颗粒尺寸TiO2(A)(5-100 nm)的钠离子存储机理。结果表明TiO2(A)储钠反应主要是由其表面3-5 nm厚的无定形层所主导的。在首次嵌钠过程中,TiO2(A)表层经历无定形化的转变,并且在后续的反应中发生Ti4+/Ti3+ 的氧化还原反应。作者提出的模型描述了比容量与颗粒尺寸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统一了以往研究中的差异性。TiO2(A)-10 nm的颗粒电化学性能最好因为该尺寸的颗粒能够完全转化为无定形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动力学分析揭示了TiO2(A)表面/近表面区域的氧化还原反应赝电容特征,其中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线性关系,而电荷储存则与扫速无关,以及极小的过电势。与储锂的扩散控制过程不同,TiO2(A)储钠时钠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表面,不受有限扩散控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以及低过电势。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