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知道HDMI的发展史

接口/总线/驱动

1136人已加入

描述

HDMI 接口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它就和充电器一样,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从外观辨别,HDMI 接口形状呈倒梯形,较偏平。常用于液晶电视、机顶盒、笔记本等设备。

2002 年 4 月,HDMI 接口由日立、松下、飞利浦、Silicon 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等 7 家公司共同制定,是一种符合高清时代标准的全新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

功能上,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且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

目前,HDMI 已经从 1.0 版本发展到 2.1 版本,其中 1.4/2.0/2.1 版本是使用最多的。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HDMI发展史吧~

1. HDMI 1.0 版本

2002 年 12 月,HDMI 1.0 版本被最先推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整合了音频流的数字接口。

对比当时流行的 DVI 接口,HDMI 更加先进和方便,同时也更适合影音器材使用。

HDMI 1.0 版本支持从 DVD 到蓝光格式的视频流,而且具备 CEC 功能。

在应用的时候,可以在所有连接设备间形成一种共通的联络,从而更方便的控制整个设备组。与同期的线缆规格对比,功能上十分先进。

在 1.0 版本推出后,还发展出了 1.1/1.2/1.3 等三个版本。

其中 HDMI 1.1 版本于 2004 年 5 月 20 日推出,增加了对 DVD-Audio 的支持。

HDMI 1.2 版本于 2005 年 8 月推出,新增了对 1-bit audio、SACD 音频串流的支持,最多可支持 8 个声道。

HDMI 1.3 版本则是 2006 年 6 月推出,将单链接带宽频率提升到 340MHz,使液晶电视获得 10.2Gbps 的数据传输,有了巨大的进步。

支持 Deep Color、Dolby TrueHD、DTS-HD 主音频等技术,可由 Blu-ray 机经 HDMI 串流音讯到支持的功放机解码。

2. HDMI 1.4 版本

在 HDMI 发展的过程中,1.4 版本是最普及的一个版本,2009 年 5 月推出。

HDMI 1.4 版本已经可以支持 4K 了,但是受制于带宽 10.2Gbps,最高只能达到 3840×2160 分辨率和 30FPS 帧率。

后来因为 3D 热潮刚开始,HDMI 1.4 支持了 1080/24p、720/50p/60p 的 3D 影像。

在音频方面,也新增了 ARC 功能,能让电视音频可以经由  HDMI 回传到功放机再输出。

在 HDMI 1.4 版本后,还有 HDMI 1.4a 和 1.4b,受当时《阿凡达》带起的 3D 热潮所影响,所进行的一点小改版。

3. HDMI 2.0 版本

HDMI 2.0 将带宽扩充到了 18Gbps,可以支持 4K/60p 视频,播放生动流畅,视频效果理想,没有卡顿,对人眼来说更加柔和。

同时兼容 Rec.2020 色深,能让色彩层次感,画面更加细腻丰富。且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拨。

同时,它还支持 3840*2160 分辨率和最高支持 60Hz 帧率。

同时在音频方面大幅度的增加,能够支持最多 32 个通道的无损音频,以及最高 1536khz 采样率,这是目前较常用的版本之一。

后续的 HDMI 2.0a、2.0b 则仅在 HDMI 2.0 的基础上增加了对 HDR 格式传输的支持,增强图像质量,其他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4. HDMI 2.1 版本

HDMI 2.1 版本是目前普及度最广的版本之一,在 2017 年 1 月推出。

HDMI 2.1 把传输带宽从 18Gbps 大幅提高到 48Gbps,可以支持高达 7,680 × 4,320/60Hz(8K/60p)的影像,或者 4K/120Hz 的更高帧率影像。

HDMI 2.1 支持动态 HDR,这是 2.0 版本没有的。

动态 HDR 可以因应每一格画面的光暗分布进一步提升对比同光暗层次表现,且显示出更宽广的色域。

音效方面,HDMI 2.1 支持新的 eARC(音频回传通道)技术,比起现有的 ARC,可以回传 Dolby Atmos 等 Object-based 音效。

同时,还支持可变刷新率、快速媒体切换、快速帧传输、自动低延迟模式等新技术。

最后就是最新发布的 HDMI 2.1a 版本,是 2022 年 1 月推出的升级版。

仅增加了 SBTM 功能,能够降低了显示器的调色压力,强化 HDR 显示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设备都采用的最新技术,为了能够享受到这些功能,就需要能够支持的线材。

像 HDMI 1.4、2.0、2.1 都是目前最为常用到的,建议有需求的可以买 HDMI 2.0 和 2.1 版本。这两个版本支持的功能更多,体验感更好。

审核编辑:陈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