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在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传感新品

【山西大学:在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郭玉晶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以 “Triple Amplification Ratiometric Electrochemical Aptasensor for CA125 Based on H?Gr/SH-β-CD@PdPtNFs”为题发表在国际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学校博士生张国娟,通讯作者为郭玉晶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建立对肿瘤标记物的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癌胚抗原125(CA125)为模型分子,利用血红素(hemin)-石墨烯/SH-β-环糊精@PdPt纳米花复合材料(H-Gr/SH-β-CD@PdPtNF)为电极基底材料,在该纳米复合材料中,hemin作为内参比信号,PdPtNFs可以显著提高电子转移速率,β-CD可以通过主客体识别有效地富集槲皮素(quercetin)探针,并提高第二指示信号。

在CA125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适配体和CA125之间的特异性结合,dsDNA的构象变化导致嵌入dsDNA中的槲皮素被释放。随后,游离槲皮素和DNA片段富集在H-Gr/SH-βCD@PdPtNF/电极。槲皮素的电化学峰出现在0.17V,而血红素的内部参考信号出现在-0.36V。因此,槲皮素峰电流(IQ)的增强和血红素峰电流(Ihemin)的降低可以指示相同的生物识别事件。结合核酸外切酶I(Exo I)的放大技术,设计了一种三重放大信号的比率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CA125。该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6.0×10?4至1.0×103 ng/mL范围内,IQ/Ihemin值与CA125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4×10?4ng/mL。

该传感器可有效降低背景干扰,灵敏可靠,为临床诊断中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三重扩增和比率测量信号策略的开发提供了途径。

传感动态

【这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低成本加速度传感器迎来“爆发式”需求】

一天只睡6个小时,喝“加强型”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维持体力;夜里睡在车间附近,随时准备解决技术问题……前天,记者走进位于泰顺罗阳众创园的温州市泰芯电子有限公司,目睹公司负责人陈维钩“既兴奋又焦虑”的赶工状态。

陈维钩有着多年电子电路制造和创业经验,四年来投入1000多万元,研发出新型低成本加速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电动玩具的线路板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认证,去年底即迎来一波“爆发式”需求。

为完成订单,陈维钩带着公司7名员工,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生产200多万件新型加速度传感器,一直到去年除夕前两天才停工。新春农历正月初五,马上复工。

“市场瞬息万变,我也怕自己研发的新产品被其他商家模仿,现在只能抓紧时间生产,拼了。”陈维钩给记者看了手机里各种联系订货的信息,直言自己“很煎熬”,“有客户拎着现金来拿货,可公司的产能做不出来,只能排队等。我已经买了300万元的生产设备,这个月底就可以投用,到时候每天能生产400万件,估计半年能把研发投入的钱赚回来。”

陈维钩带着记者参观了公司“小而精”的无尘车间。5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从美国、日本、韩国进口的数字化生产线。其研发出新型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应用这种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出的传感器比以往市场上常用的传感器体积小了10倍,价格降低一半,性能更为稳定,耐腐蚀、耐溶剂。

采访时,经销商游在春正好在沟通订货,他告诉记者,疫情政策调整后,玩具厂商们在加大产能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而泰芯这种新产品已经做成了标准件,能帮助玩具制造商实现自动化贴片生产,用对了就能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泰芯公司研发的“升级版”新型加速度传感器也在调试中,预计今年10月能实现批量生产,届时一个员工12个小时能生产100万件传感器。“接下来,我们的研发团队还要继续迭代这种传感器,希望能通过车规认证,将其应用到汽车制造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陈维钩说,未来还是要坚持以“高科技、新产品、新技术”打市场,“市场势头越好,对品牌的要求越高,我们有信心在中国电子制造行业留下自己的精彩作品”。

【重庆北碚:加快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 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

2月23日,北碚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智能传感器及上下游产业,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打造国家级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基地。

过去一年,北碚区新兴制造业稳步壮大,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7%,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传感器)入选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同兴工业园区获评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

经过两年建设,重庆市北碚区传感器产业园10个区级重点项目按序推进,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完成计划的126%。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聚焦传感器主导产业,围绕项目建设、招商选资全力攻坚。区政协委员、科学城北碚公司总经理陈劲表示,将积极落实全市“2+6+X”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卫星互联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特色领域,打造航空航天及军民融合类传感器产业基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类传感器基地及专精特新产业基地,从供应端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智能传感器产业已成为北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区将聚焦细分领域,围绕全市33个重点打造的产业链,以补链强链延链为抓手,重点建设航空航天及军民融合类传感器基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类传感器基地、专精特新总部基地,高标准建设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有实力、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我们将把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区人大代表、北碚区歇马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参军表示,接下来,将从项目用地、基础设施配置和政务服务等全方位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服务传感器产业园及后续项目建设。

北碚区经济信息委主任段海涛表示,将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为主阵地,聚焦智慧网联传感技术,瞄准上、中、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与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深度合作,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德国大陆集团:推出新型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 使电动汽车运行更高效平稳】

2 月 22 日,科技公司大陆集团(Continental)推出新型创新传感器,以扩展其面向电动汽车市场的传感器产品组合。

与现有的解析器传感器相比,eRPS 更紧凑,重量减轻 40%。现有的旋转测量解决方案通常基于解析器原理(旋转变压器)构建,但该原理很复杂,需要专门适应每种类型的同步电机。然而无论极对数有多少,eRPS 标准化组件可以适用于每个电机,因此很容易从一个电机转移到另一个电机。该传感器对电动汽车领域非常有吸引力,预计将于 2025 年底开始生产。

大陆集团被动安全和传感部门负责人 Laurent Fabre 表示:" 随着汽车电气化不断发展,汽车里的同步电机也越来越多,包括从牵引电机等大而强的电机到电动泵等小型电机。我们的标准化 eRPS 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超紧凑和高精确度使 eRPS 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选择

eRPS 专用于控制同步电机(其中转子以与机器中的旋转磁场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实现最大电机效率,电机控制单元需要知道转子的确切位置,这使得此类传感器成为同步电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解析器传感器相对较大,但 eRPS 非常扁平,支持紧凑型电机设计,总长度也较短。该传感器设计基于涡流原理,并经过优化以提高对机械公差的稳健性。最先进的集成电路(IC)用于信号处理。该 IC 根据 ISO 26262 功能安全汽车标准设计,可达 ASIL C 级标准。此外,eRPS 也可以嵌入两个 IC,以确保冗余(作为功能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电动或混动汽车的牵引电机非常重要,但电动汽车中还有更多的同步电机。例如,未来的干式制动系统(无液压系统)也将采用电动方式并需要旋转传感器。在开发 eRPS 时,大陆集团采用了现有的感应技术知识和经验。例如,线控制动系统 MK C2 使用感应式电机位置传感器,具有更高的速度和精度,并且已经成为传感概念开发的基准,正如 eRPS。

【韩国多方同意未来 10 年投入 2229 亿韩元,培养顶尖半导体人才】

2 月 24 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为增强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韩国多方已同意在未来的 10 年,投入 2229 亿韩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1.86 亿元人民币),培养顶尖半导体人才。

韩国多方同意投资培养半导体人才,是由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在周四披露的。

从公布的消息来看,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三星电子,SK 海力士及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从今年开始到 2032 年,向多个研发项目投入 2229 亿韩元。

具体的人才培养项目,将由芯片制造商和大学共同领导,他们希望能在未来的 10 年,培养至少 2365 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半导体人才。

半导体是韩国的优势产业之一,尤其是存储芯片,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这两大厂商,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半导体也是韩国重要的出口产品,在韩国出口额中占有约 20% 的比重。

韩国多方同意投入资金培养半导体人才,主要是为了保持他们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竞争力,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全球芯片行业竞争加剧及面临人才短缺的情况下,韩国也一直在为芯片行业提供支持。

【思特威推出业界首颗 5MP DSI-2 技术 Pro 系列图像传感器 SC5336P】

IT之家 2 月 24 日消息,近日,CMOS 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SmartSens),推出了业界首颗 5MP DSI-2 技术全性能升级 Pro 系列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新品 SC5336P。

思特威 SC5336P 拥有 3K 级的清晰画质,采用 16:9 宽画幅,是业界首颗搭载 DSI-2 技术的 3K 级图像传感器。

据介绍,SC5336P 基于思特威升级的 DSI-2 技术(IT之家备注:采用 12 英寸晶圆工艺打造),同时搭载思特威 SFCPixel 专利技术与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技术,号称可实现远超同规格 FSI 工艺图像传感器的暗光成像性能,并在高温成像方面上能够媲美甚至超越同规格 BSI 工艺图像传感器。

思特威 SC5336P 通过优化工艺减少了光电二极管之间的 STI 面积,可有效抑制白点与暗电流产生,改善了高温下画质的均匀性。与行业同规格 BSI 产品相比,其 DSNU 大幅降低了 64%,白点减少了 25%,可消除因高温引起的成像紫边现象。

此外,相较同规格 BSI 产品,SC5336P 的电学串扰 (Blooming) 绝对值降低了 55%,可改善摄像头在逆光场景和夜晚拍摄灯光时易产生的溢光现象。同时 SC5336P 还可支持动态行交叠 HDR (Staggered HDR) 影像输出,动态范围可提升至 100dB 以上。

传感器

目前,思特威 SC5336P 已接受送样,预计将于 2023 年 Q1 实现量产,下图为该传感器的具体规格信息:

传感器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