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当年是如何疯狂打压日本芯片产业的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当年不止日本人,甚至全世界都认为,日本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

1955年,在堆积着一桶一桶废品的工厂里,在无数次的试验之后,索尼成功制出了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同时拉开走出国门的序幕,制造出运用于相机的拳头产品CCD芯片,一步一步把“日本制造”的招牌打响全世界。岩间和夫后来成为索尼第四任社长,人称“CCD小子”。

索尼的发家史是当时日本许多机电公司的缩影:接受美国先进技术的转移,并积极自主研发,使得日本企业在芯片行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索尼制出第一个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只用了四年,日本就以年产8600万个晶体管的产量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晶体管生产国。

晶体管之后,新一轮竞争在集成电路和DRAM内存芯片上展开。日本基本复制此前的发展路径——学习、量产、创新、再量产。1985年,日本成功赶超了芯片“原产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美国的打压随即而来,从指责日本倾销,逼迫日本打开对外市场,再到对日电子产品加征100%的关税。迫于美国的实力和日本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日本毫无招架之力,没有寻求报复的可能。

时过境迁,如今的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上更渴望与美国携手并肩,挣扎着走出自己独特的产业复兴之路。然而那段辉煌后的屈辱历史,才更值得在当下进行反思。

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1970年,让日本政府无比焦虑的一年。

那时业界的研发核心是DRAM内存芯片,而绝对的技术优势使得美国半导体制造商牢牢掌握着DRAM巨大的全球市场,日本仍然需要从美国进口关键设备和生产原料。

同年,IBM推出使用DRAM内存芯片的370系列计算机,让日本深受打击。因为在过去的10年中,日本一直致力于缩短与IBM之间的技术差距,想把IBM在日本一度高达70%的市场份额拉下来。

另一个IBM的传闻让日本政府再也坐不住了:IBM可能在1980年之前推出一个名为“未来系统”的新计算机系列,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技术(VLSI),以承载储量更大的DRAM内存芯片。

“日本迫切需要重组计算机产业以应对IBM这个怪物。”时任众议院议员桥本登美三郎如此形容日本计算机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如果日本不积极迎战,那么日本的计算机产业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日本政府决定沿用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式,向芯片产业倾斜资源。1976年,通产省出面集合NEC、日立、东芝、富士通和三菱五大公司,设立VLSI技术研究所,以启动“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

尽管这几家互为竞争对手的公司心存疑虑,但还是在政府的“撮合”下化敌为友,把自己的技术精英投入到研究所中。政策到位了,钱也得到位。日本政府在这个项目中以无息贷款的方式出资了291亿日元(约14.5亿人民币),占项目总资金的43%。此外,日本政府还为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提供减税和低息贷款等倾斜政策。

当然,日本政府也是有要求的——四年时间,研究所要开发出制造最先进VLSI存储芯片所需要的技术。

举全国之力研发的成果没有让日本政府失望。研究所在四年时间里突破了重大技术难关,使得日本直接在DRAM技术上赶超美国——1977年日本研制出第一个64K DRAM芯片,比美国早两年进入VLSI时代,并在1980年研制出256K DRAM芯片,率先抢占市场。

进入1980年代,日立、NEC和东芝几大公司先后以过半的全球市场占比拿下了不同储量DRAM芯片的战场。

齐心协力缩小技术差距后,日本建起大量芯片制造工厂,流水线日夜不停。

但日本的领先远不在于产量,还在于海量生产的同时保证了质量。这得到时任惠普公司数据部总经理安德森的高度肯定,称“日本的芯片质量远超美国芯片”。

物美价廉,哪个电子产品制造商不愿意用日本芯片呢?于是,日本在1985年以全球53%的市场份额,正式成为世界第一的半导体王国。

但枪打出头鸟,成为产业龙头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

如果把全球市场看作一个蛋糕的话,日本多拿了两块,就意味着其他国家得少拿两块。

尤其,日本不止在技术上先行一步,还海量生产DRAM内存芯片。大量产能的进入把DRAM芯片的价格狠狠拉到了美国企业底线以下。1983年,在过剩的供给下,DRAM芯片的价格暴跌70%。

既要大量投入资金以跟上日本的研究步伐,又要承担产品价格暴跌的市场浮动,美国企业当时在巨额亏损状态中苦苦挣扎。AMD公司的净利润在1981年减少了三分之二;英特尔不得不在1982年裁员2000人,在1985年迎来上市后首次季度亏损。

为此,英特尔正式宣布退出早年领军的DRAM芯片业务,但对内部员工的解释是DRAM价格下滑,市场供应过剩,退出业务有助英特尔专注于微处理器和其他相关产品。它不忘强调自己作为DRAM芯片创始元老,退出业务也是明智的。

和日本的如日中天相比,美国芯片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苦不堪言。但从英特尔的“发言”中不难看出,美国企业认为自己被打败的原因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制造技术和成本。而日本企业能在这些点上具备优势,政府的贸易保护和资源倾斜是关键因素。

于是,面对“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和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向来奉行“自由市场”的美国决定反击。更何况,此时“日本威胁论”的舆论正在美国社会甚嚣尘上。

1985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起诉讼,指控日本内存芯片制造商们违规倾销,进行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同时,美国半导体制造公司美光科技也向美国商务部提起诉讼,指控日本64K DRAM芯片的倾销行为。

美日之间便就半导体问题开始谈判,但主要是满足美国提出的诉求。

一方面,美国要求日本开放本国的半导体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其中占有20%以上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日本制造商向日本政府提交季度成本和销售数据。而美国政府将会裁定“公平市场价值”,并把具体价格指示给每一个制造商——低于这个价格则会被视作倾销。

迫于美国的压力,日美两国在1986年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定》。

但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协定签署之后,日本的芯片制造商们依然主导着全球芯片市场,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当时,世界前十的芯片制造厂商仍有6家来自日本,并且日本企业还包揽了前三。

为此,美国政府在1987年以贸易法第301条向日本的个人电脑和彩电等3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以报复日本“不守”协议规定。

尽管战后日本一直接受美国的扶植,也并不甘心被压着打。美国此举一出,日本政府曾试图以违反关贸总协定为指控提起诉讼,并同样编制一份美国产品清单以加征关税。

但时任日本贸易部官员山本雅治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尽管日本积极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进行回应,“但日本报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已经默认日本会在与美国的全面贸易战中成为输家”。

日本在贸易战中惨淡收场,甚至在1991年续签了《美日半导体协议》,开放了芯片产业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到两期协议结束时,美国和其他国家制造商在日本半导体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增长了两倍,达到30%。

环顾四周,韩国已经趁势崛起,韩美两国联手重组了全球芯片产业的供应链,中国台湾芯片产业也发展迅速。对比之下,日本芯片产业则全面衰退。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