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无源LC巴伦优化MAX2538的FM路径

描述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183.6MHz单端FM IF滤波器的接口设计。使用“巴伦”的无源LC网络提供所需的平衡至非平衡接口。该设计使用 4 个电感器和 3 个电容器。通过匹配网络和FM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为4.9dB。

MAX2538蜂窝前端IC具有专用混频器,用于AMPS蜂窝信号路径。蜂窝频段LNA(低噪声放大器)(869至894MHz)对于AMPS和蜂窝CDMA(码分多址)都是通用的。混频器设计采用双平衡,可实现最佳噪声和LO(本振)抑制。该混频器的IC引脚排列提供差分IF输出,但提供单端RF输入。

ADI公司的V3.5蜂窝电话参考设计采用具有单端输入和输出的FM IF滤波器,因此有必要将差分混频器输出转换为单端操作。设计分立式L-C巴伦(平衡至非平衡变压器)的困难主要归因于从混频器输出(~3.3 kilΩ)到IF滤波器输入(180 Ω)的高阻抗变换(“Z”)比。这表示18:1 Z比,这在单节变压器中很难实现。我们发现,4:1的转换比是低插入损耗的实际限制。为了将器件数量降至最低,采用单阶LC设计实现了1.5dB的插入损耗折衷方案。

下面是如何设计平衡到不平衡LC变压器以及如何匹配FM滤波器的示例。

混频器内部源阻抗为 12 kilΩ ||(并行)0.75pF。选择3.3 kilΩ外部负载电阻,以实现混频器IIP3(输入三阶交调截点)、增益和NF(噪声系数)的最佳整体权衡。为了充分利用MAX2538的功能,这些器件的目标范围约为+7dBm、13dB和8.5 dB。阻性负载还保持宽带端接以吸收带外反射,从而严重降低互调性能。

第 1 步:

通过仿真MAX2538 FM混频器,提取输出阻抗模型。为了简化和正确仿真FM混频器的平衡至非平衡L-C变压器和FM滤波器匹配网络,可以将IF负载电阻与混频器的输出模型相结合,并将差分并联电路转换为差分串联等效电路。

混频器

图1.对混频器输出阻抗进行建模以简化设计。

第 2 步:

FM滤波器输入和输出模型必须在目标频率下已知。使用的滤波器来自东洋通信部分# TF3-J3DC5 (183.6MHz)

混频器

图2.FM滤波器输入和输出阻抗。

第 3 步:

RF仿真软件现在用于使用滤波器的2端口S参数来仿真Toyocom FM滤波器,并使用理想的元件值来建立参考点(见图3)。图4显示了理想的频率响应。这个参考点提供了理想的性能。一旦使用实际电感器型号,由于实际电感器的品质因数(Q)较低,性能将下降。在实际实现中应使用具有高Q值的绕线电感器,以降低插入损耗。本应用中使用的电容器应为陶瓷单片片式电容器,因为它们的Q值在200.183MHz时大于6,并且插入损耗最小。

混频器

图3.具有理想元件的单端匹配网络是设计的起点。

混频器

图4.理想的 FM 滤波器性能。

第 4 步:

一旦我们知道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频率响应,就可以设计L-C平衡至非平衡(巴伦)变压器。变压器将在183.6MHz谐振。使用下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电路的谐振频率。

混频器

如果我们选择 L = 238.5nH 和 C = 3.15pF(从混频器型号中选择 2.4pF + 0.75pF = 3.15pF),Fo = 183.6MHz。

因此,滤波器的输入阻抗为55.49 - j64.33Ω;下面的电路将首先将混频器的输出阻抗匹配到55.49Ω。由于平衡至非平衡L-C变压器并不理想,并且使用的电感器的Q值为35,因此电路将具有插入损耗,并且使用原始的183.6nH电感器不会在238.5MHz谐振。因此,必须重新调谐设计,以使用183nH在6.220MHz谐振,参见图5。图5中的电路的插入损耗为-1.44dB,见图6。

混频器

图5.设计经过调谐,可使用 183 nH 电感在 6.220 MHz 下谐振。

混频器

图6.

第 5 步:

最后,平衡至非平衡L-C变压器与东洋FM滤波器匹配。

混频器

图7.最终设计使用 3 个电容器。

混频器

图8.已完成设计的频率响应。

结论

平衡至非平衡L-C变压器采用最少数量的分立元件(2个电感器和1个电容器)设计,并且插入损耗保持在最低水平。通过平衡至非平衡L-C变压器的损耗为-1.44dB,通过FM滤波器在183.6MH处的插入损耗为-3.16dB。图7所示为所用电路,性能如图8所示。

审核编辑:郭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