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及存在问题

军用/航空电子

379人已加入

描述

张路 邵正途翁呈祥许登荣

(空军预警学院,武汉 430019)

 摘 要无人机在战场的使用将推动有/无人协同作战的发展,极大改变未来作战的方式和形态。针对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运用及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梳理了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现状。围绕基本思路、配置方法、典型作战运用构想,对长机僚机式、分布式、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等典型作战运用进行了创新构想和深度分析,并针对集群指控、低截获/低探测通信、协同态势感知等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无人机协同发展的趋势,为深入开展有/无人机协同智能作战提供参考。  

1 引 言

作为美“第三次抵消战略”五大关键技术领域之一,有/无人机协同作战是新技术和新作战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将成为备战未来高端战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前,美军已经围绕有/无人机协同做了作战战法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实兵验证试验等工作[1],有/无人机协同作战将进一步提升其空中体系作战能力,并能够催生新型作战概念投入实战运用。对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深入探究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运用及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协同作战发展现状、典型协同作战运用构想、关键技术、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是针对美军未来典型的协同作战运用方式开展创新性研究,对美军协同作战运用构想进行分析研判,并充分剖析了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深入研究智能化有/无人机协同、应对未来美军有/无人机作战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2 美军有/无人机协同发展现状

随着美军马赛克战、电磁频谱战等新型作战概念的提出,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美军已针对五代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多个战法开展了探索。 (1)美军已经在F-35战机上使用了计算机算法与初级人工智能,为F-35装备“数据运行集成网络系统”[2],并致力于F-35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升级研究与测试,结合F-35的升级衍生出相关的作战验证。美军依托RQ-170或RQ-180隐身无人侦察机与F-35协同作战,大幅提升F-35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探索F-35战斗机与MQ-9无人攻击机的相互融合方式与能力,F-35具备应对对空导弹或空对空威胁的强大能力,主要进行防空压制,为MQ-9无人机提供防御掩护,MQ-9无人机主要执行动态目标的空中拦截任务。 (2)集结五代机F-35与F-22战斗机、B-2轰炸机、RQ-170无人侦察机等隐身战机,四代机F-15E战斗机,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进行了大型兵力测试活动,以探索五代机F-35在多域作战指挥控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3],以及五代机、无人隐身侦察机及战略轰炸机建立编队协同配合实现纵深打击任务的能力,以检验隐身战机对抗高端威胁的有效性。 (3)构建“有人机+忠诚僚机”的空中作战体系。美军不断探索无人“忠诚僚机”和其所能发射的小型无人机群与五代机的协同作战战法,以利用无人机、可消耗型无人机蜂群在高威胁作战区域执行多样化任务,构建五代机与无人机的空中作战新方式。

3 美军有/无人机典型协同作战运用构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未来空中作战中,美军将通过不断调整有人机与无人机在战斗中的主从关系来实施作战。主从关系有两种:第一种是以有人机为主,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通过有人机对无人机的通信、航迹、任务载荷、侦察干扰等进行控制;第二种是以有人机和无人机地位平等为主,用无人机代替有人机去控制无人机,无人机、有人机都可以实现对其他无人机的指控,有人机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辅助调整无人机决策,大大减轻了有人机的指控压力,更加凸显智能性和互补性,自主协同作战效能的发挥更加明显。 依据以上两种组合方式,考虑美军利用有人机控制忠诚僚机及分布式无人机蜂群等无人机、无人机投放并控制无人机蜂群。按照这种思路,将美军有/无人机典型协同作战运用构想分为三种[4]:包括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有人机为主)、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有人机为主或有人机与无人机地位平等为主)、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有人机为主或有人机与无人机地位平等为主)。本节围绕基本思路、配置方法、运用构想等方面,对美军有/无人机协同的未来作战构想进行剖析。

3.1 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

针对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美军提出最多的概念为“忠诚僚机”。最具代表的型号为XQ-58A无人机,该款无人机作为忠诚僚机能够成为F-35A、F-22战斗机的有效助力,作为F-35A、F-22战斗机的前出态势感知触角[5],能够以其人工智能空战能力实施“自主决策”。 3.1.1 基本思路 分析美军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运用,其出发点是美军采用有人机作为长机、忠诚僚机作为僚机进行构想,通过研究分析有人机与忠诚僚机之间合理的协同配置来推断其配置方法。 采用“单架有人机+单(多)架忠诚僚机感知”、“有人机+忠诚僚机扰打”的基本协同思路[6],忠诚僚机在有人机的指挥控制下,形成有源诱饵、电磁攻击、侦察扩展、多功能协同等作战能力。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采用的是“有人机+忠诚僚机感知”的协同模式,各忠诚僚机均可充当有源诱饵、有源感知装备、无源探测装备,确保单架或多架忠诚僚机可以实现诱导雷达开机、有源探测、无源探测的单项或综合功能。图1(b)采用的是“有人机+忠诚僚机扰打”的协同模式,在多架有人机的指控下,多架忠诚僚机分别实施高功率微波脉冲、发射导弹、协同干扰等功能。

电磁频谱

▲ 图1   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 3.1.2 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在分析“单架有人机+单(多)架忠诚僚机感知”、“有人机+忠诚僚机扰打”基本协同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有人机作为长机、无人机作为忠诚僚机的配置。各忠诚僚机主要实现诱导雷达开机、有源探测、无源探测、高功率微波脉冲、发射导弹、协同干扰等感知、干扰、打击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构成协同作战的目的与协同作战配置方法,如表1所示。

▼ 表1   基于长机僚机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电磁频谱

3.1.3 典型作战运用构想 在分析编队配置方法的基础上,以F-35A、F-22、XQ-58A为例来构想作战运用。F-35A作为指控节点能够与XQ-58A、F-22之间保持通信[8];X-58A无人机是隐身无人机,可挂载小直径炸弹、空对空导弹。 (1)构想一:对地作战中,诱敌地面雷达网开机。敌雷达网保持静默,F-22和F-35A组成全隐身编队[9]与XQ-58A伴飞,F-35A控制XQ-58A(挂载诱饵干扰装备、侦察定位设备)作为诱饵先行前突,XQ-58A依托隐身特性接近敌雷达网后,通过挂载的诱饵干扰装备主动发射诱饵信号,诱敌雷达开机并采用侦察定位设备确定其位置,将雷达网的位置和数据信息回传至后方有人机,由F-35A、F-22挂载空对地导弹对敌防空雷达网实施火力打击。 (2)构想二:对空作战中,依托忠诚僚机进行“破网断链”。F-22和F-35A组成全隐身编队与XQ-58A伴飞,F-35A控制XQ-58A(挂载电磁战装备、高功率微波武器、反辐射导弹)前突,XQ-58A通过携带的电磁战装备侦测到敌方防空系统信号后,通过电子对抗、反辐射导弹等手段对其进行压制干扰或摧毁,以对敌空中组网的关键节点实施电磁攻击,达到“破网断链”的目的,F-35A、F-22挂载空对空导弹实施火力打击。 (3)构想三:对空作战中,忠诚僚机作为中继,极大扩展感知范围。F-22和F-35A组成全隐身编队与XQ-58A伴飞,F-35A控制XQ-58A(挂载机载探测设备、反辐射导弹)作为诱饵前突,对敌空中预警机、歼击机开展先行探测,相当于为后方F-35A和F-22编队拓展了传感器作用距离、提供早期预警。同时,利用挂载反辐射导弹等武器对敌空中穿透性进攻实施拦截任务,也可直接利用忠诚僚机执行穿透性打击任务。

3.2 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

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结构,可以相对弱化有人机指挥决策,在有/无人协同上更加强调平衡,更加突出互补性、智能性、体系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无人机协同优势[10]。 3.2.1 基本思路 采用“单架有人机+无人机蜂群”或“单架有人机+单(多)架无人机+无人机蜂群”的基本协同思路,无人机蜂群在有人机或无人机的指挥控制下,联合其他力量遂行各项任务,形成集“侦察—干扰—打击”于一体的综合作战能力。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a)采用的是“单架有人机+无人机蜂群”的形式实现无人机蜂群分布式攻击,确保“侦察—干扰—打击”的一体化实施。图2(b)采用的是“单架有人机+单(多)架无人机+无人机蜂群”的形式,其中,“单(多)架无人机+无人机蜂群”在有人机的指控下,实现分布式攻击,确保“侦察—干扰—打击”的一体化实施。

电磁频谱

▲ 图2   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 3.2.2 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在分析“单架有人机+无人机蜂群”或“单架有人机+单(多)架无人机+无人机蜂群”的基本协同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的配置。协同作战的目的与协同作战配置方法如表2所示。

▼ 表2   基于分布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电磁频谱

3.2.3 典型作战运用构想 在分析编队配置方法的基础上,以F-35A、X-58A忠诚僚机、小精灵无人机蜂群为例来构想美军未来的作战战法。F-35A战斗机作为指控节点,通过XQ-58A忠诚僚机与F-22之间保持通信;X-58A无人机是隐身无人机,可挂载小直径炸弹、空对空导弹;无人机蜂群采用网络协同作战,实施近距离电子攻击和侦察。 (1)构想一:对海攻击中,无人机蜂群动态重组,创建决策优势。F-35A与X-58A编队飞行,在F-35A指控下,X-58A忠诚僚机携带无人机蜂群,无人机蜂群在对敌驱逐舰、航空母舰等海上目标打击时,在F-35A有人机的后方指挥下,面对敌来袭方向靠前分散配置,并且能够自主协同,完成对敌驱逐舰、航空母舰的侦察、通信、干扰等作战任务。 (2)构想二:对空作战中,分布式无人机蜂群开展干扰和攻击。F-35A远程攻击与小精灵无人机蜂群自组网协同作战,可以充分发挥小精灵无人机蜂群的智能特性,同时借助有人机超低空飞行抵近敌前沿阵地,投放无人机蜂群至敌防区,突破敌防空体系,渗透潜入敌重点区域,无人机蜂群采用低截获/低探测概率数据链相连,在敌“反介入/区域拒止”包络内不易被探测和打击,在渗透过程中针对敌感知系统或重点目标自主实施干扰和打击,为后续有人机穿透打击提供安全走廊。

3.3 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

3.3.1 基本思路 美军注重多层的战术协同,将按照“远距—中距—近距”分层实施,由有人机进行后方指控、可复用的忠诚僚机居中、可消耗的无人机蜂群突前,形成分层效果[11]。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五代指控机、远距离干扰电子战飞机等在远距指控和干扰,由随队干扰电子战飞机、忠诚僚机等在中距实施无人机发射、干扰、释放无人机蜂群等任务,由无人机蜂群突入近距执行侦察、干扰、反辐射打击等任务。在近距,无人机蜂群突前,具体作战依托分布式协同实现;在中距,随队干扰电子战飞机实施随队干扰,忠诚僚机与控制有人机协同,负责感知、扰打、释放无人机蜂群等任务,协同方式依托长机僚机式协同实现;在远距,五代机进行后方指控、电子战飞机进行远距离支援干扰。

电磁频谱

▲ 图3   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示意图 3.3.2 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在分析“远距—中距—近距”分层实施的基本协同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的配置。协同作战的目的与协同作战配置方法如表3所示。

▼ 表3   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作战配置方法

电磁频谱

3.3.3 典型作战运用构想 在分析编队配置方法的基础上,以F-35、XQ-58A、EA-18G、无人机蜂群协同为例,构想美军未来的作战战法。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典型作战运用构想如图4所示,对地攻击中,可以构建“F-35A有人机后方指控—XQ-58A忠诚僚机居中—小精灵无人机蜂群前突”的作战方式,形成分层效果。F-35A战斗机作为指控节点与XQ-58A、F-22保持通信;X-58A无人机是隐身无人机,可挂载小直径炸弹、空对空导弹;无人机蜂群采用网络协同作战,实施近距离电子攻击和侦察;EA-18G携带ALQ-99干扰吊舱支持远距离支援干扰和随队干扰。

电磁频谱

▲ 图4   基于分层式有/无人机协同典型作战运用构想 F-35A、EA-18G、X-58A编队飞行。在远距离,F-35A作为指控机[2],对XQ-58A实施指控,同时,协同EA-18G开展突防攻击,EA-18G主要针对中距离和近距离攻击实施远距离支援干扰;在中距离,F-35在后方指控XQ-58A,其中,XQ-58A对敌“反介入/区域拒止”包络中的地面雷达、电子侦察等装备实施感知、干扰、打击等任务,在即将抵近敌方“反介入/区域拒止”包络中释放无人机蜂群,EA-18G对敌实施随队支援干扰;在近距离,无人机蜂群突入敌方“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区域,对敌地面雷达组网实施分布式干扰,以协同有人机实施穿透进攻。主要实现三个功能[12]: (1)在高强度作战的拒止区域内延伸通信。小型自主无人机集群进入拒止区域后,能够立即自适应组建低截获网络,进行系统内的交互协同,基于双向数据链支持信息防区内对防区外的数据回传,以及防区外对防区内的身份调整和重新规划航迹,加强极端环境中的数据通信和拒止环境中的协同作战。 (2)在高强度作战的拒止区域内自主决策。突防进入拒止区域后,小型自主无人机集群具备高优先级目标实时分配的能力,合理分配时敏目标,摧毁高优先级目标,确定处于执行特定任务的最佳位置的分布式抵近装备,然后协调其扰骗行动,开展防区内的精确压制、欺骗干扰,为后续航空兵打击建立电磁机动通道。 (3)在高强度作战的拒止区域内扩展感知[13]。依托小型自主无人机集群高度抵近敌拒止区域,依托延伸网络回传信息,相当于将突防编队的空中态势感知有效延伸至拒止区域内,解决传统远距离探测对高强度作战的拒止区域内感知不足的难题。

4 美军有/无人机协同关键技术及存在问题

4.1 有/无人机集群指控技术及存在问题

有/无人机协同提高了遂行未来空战场复杂任务的能力,但是也造成了有人机、无人机平台数量、类型的增加和扩展。有/无人机集群指控技术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大量异构分布式无人机蜂群的任务规划与管控难题;二是战场态势不断变化对无人机蜂群的动态重构需求;三是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与任务协调机制,加速推进有人机空中指控无人机的能力。美军关于集群指控技术相关项目有6个,包括“拒止环境中协同作战”、“进攻性蜂群使能技术”、“天空博格人”、“小型作战单元体系增强”、“体系集成技术和实验”、“分布式作战管理”项目。本文对6个项目进行整合分析,将美军当前研究内容分为了四类。一是分布式作战管理研发的决策助手被集成到机载软件中,帮助指控有人机和无人机参与的复杂空战,并提供有限的传感器和通信联网能力。二是研究了单架无人机自主、无人机编队自主协同(含蜂群作战战术协同、自主智能软件算法)、指控无人机的人机协同能力、自适应指挥控制技术、模拟环境平台开发、综合开放式架构,总体思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以上技术实现分布式系统开放架构下多无人机协同自主、单个飞行器自主、人机接口展现的监控界面,实现寻找、执行、跟踪、识别、打击目标等目的。三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起降、自主避障、躲避危险气象条件、自适应任务规划等多项无人机自主协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编组的协同能力。四是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适应和响应意外威胁的能力偏弱。美军在“拒止环境中协同作战”测试中,演示无人机系统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适应和响应意外威胁的能力,针对“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试验很少。一旦通信被降级或拒止时,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目标的难度就变大。

电磁频谱

▲ 图5   总体思路示意图 美军目前的研究已经大力推进了有/无人机协同的自由性、灵活度和环境适应力,但从其项目资料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针对无人机协同与“拒止环境中协同作战”等试验相结合,当前只是验证协同功能的实现,距离主战装备作战能力生成还有不少差距;二是小精灵等无人机主战无人机装备的指控领域研究较少,目前仅完成采用一架C-130运输机在30 min内回收4架小精灵无人机的实战试验;三是对无人机指控的数量较少、规模扩展性有限。随着规模增加,不论在理论,还是系统实现上,集群指控的难度会呈指数上升。而从当前资料来看,6种项目在无人机数量验证上距离上百架协同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当前针对RQ-23“虎鲨”无人机为测试平台,仅实现了6架真实和24架虚拟无人机在“真实—虚拟—构建”环境中开展试验,验证了无人机蜂群在强对抗环境中针对未知威胁的适应能力。美国国防部已经完成由3架F/A-18E/F“超级大黄蜂”飞机空中快速投放103架“灰山鹑”无人机,共同执行低空情报侦察和监视任务的案例,蜂群可以在高空停留超过20 min,编队中的任一无人机的进入或离开不会影响作战任务的执行。综上,虽然美军已经验证了无人机协同,但无人机指控数量和规模扩展性有限;四是尚无对无人机指控无人机蜂群的研究。以上6个项目主要关注的是有人机对无人机蜂群指控领域的技术突破,对于无人机指控小型化无人机蜂群等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制约了美军有/无人机协同达成任务的多样性。

4.2 有/无人机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及存在问题

强对抗体系下,对于数据链路的传输速度、可靠性要求更高,美军一直在探索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既要满足强对抗环境下的各类协同,也要在敌“反介入/区域拒止”包络内降低自身被发现概率。美军关于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相关的项目有3个,包括“弹性分布式通信”、“极端射频频谱条件下的通信”、“任务优化动态适应网络”。本文对3个项目进行整合分析,将美军当前研究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采用极低功率甚至零功率通信技术达到隐蔽作战的目的;二是在极端干信比以及未知干扰或多干扰条件下的通信保持;三是美军的总体思路是将有人机和无人机均作为独立战术单元,全部携带通信装置,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技术主要是在信息交互、通信距离、容量、时延及安全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四是美军大力研究的“一号门户”机载通信系统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推送了临近飞机以外地面或空中的每个平台的位置数据。

电磁频谱

▲ 图6   独立战术单元系统示意图 本文将以上项目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得到以下结论:研究的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能够提供弹性、抗干扰、远距的通信能力,能够动态调整通信参数以适应动态变化的传输需求和组网环境,实现不同类型、波形、协议的作战飞机间的互联互通。但仍存在3个问题,一是未开展未来复杂对抗环境中的有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信道高效传输的问题研究,还存在带宽受限、通信断开、通信延时长等通信约束问题。比如,美军利用XQ-58A搭载的“一号门户”装置,应用于F-35A与F-22之间的数据转换,其中有18项测试目标仅有9项完成,其他均出现连接断开的情况[14]。二是指控信息过载问题。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实时控制存在信息过载问题,尤其是未来五代机、忠诚僚机等大规模兵力联网组合协同时,该问题更加凸显。三是低截获/低探测概率通信技术当前仅重点整合于Link-16数据链,并未整合接入其他数据链。

4.3 有/无人机协同态势感知技术及存在问题

由于有人机、无人机携带的各个传感器针对目标类别和参数不同,要想得到完整、详实的战场态势情况,必须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态势感知。美军关于协同态势感知技术的项目包括“战场对抗环境中目标识别与适应”等,依托机器学习、迁移学习等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芯片,实现战场态势目标的自主认知、有效融合,帮助指挥员快速定位、识别目标并判断其威胁程度。 本文将项目技术进行整合分析,得到美军目前研究包括如下技术:一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异质态势融合识别技术,克服先验知识缺乏等问题,完成态势感知融合和识别;二是基于在线识别的态势预测技术,可获取分类、完整和可靠的态势预测结果;三是研究特征提取、认知机理、密集编队感知规避、分布式信息融合、集群态势共享、目标协同检测、识别与跟踪等技术[15]。当前,美军在有/无人机协同态势感知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复杂组网中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态势感知融合共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

4.4 有/无人机协同认知电子战技术及存在问题

认知电子战的实施面临着战场态势变化、模型构建复杂等难题,构建“战场态势——最优策略”的难度比较大,在确定攻防策略、构建对抗模型等方面存在问题,必须采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进行智能决策。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构建智能决策模型,主要结合作战过程中无人机的自主决策开展技术研究。无人机执行任务中,接收有人机指控系统发送的指令,但在复杂作战环境下,必须通过智能决策技术,即利用先验知识、环境侦察信息等开展分析和决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系统的目的为开发实时检测、分析、对抗的无线通信战术级系统。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信号检测与描述、干扰波形优化、战场态势评估等模块,以及能够完成对新电磁威胁信号的探测和特征描述的算法与技术,解决传统电子战干扰必须先记录敌方信号波形,在实验室进行技术分析后才能开展有效干扰的问题,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系统的研究能够有力推进美军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针对未知信号快速识别干扰的难题。

电磁频谱

▲ 图7   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系统示意图 除此之外,还有“自适应雷达对抗”、“认知干扰机”、“怪兽认知电子战”等项目。这些项目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未知威胁和网络化目标侦察识别问题;二是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自主推理,对抗新型未知信号和网络化多目标的问题;三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干扰效果在线检测评估的问题。以上项目的研究,将会提高美军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下对未知目标威胁信号,以及网络化目标的自主感知、智能干扰决策和干扰效果在线评估能力[16]。从数据分析来看,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实现了量级的提升,当前美军已经将干扰先进通信系统所需的分析时间从传统的几个月缩短至几分钟,标志着实战决策干扰的重要跨越;二是“自适应雷达对抗”项目,能够自动生成有效对策来对抗新的、未知的或不明确的雷达信号,随时调整干扰策略,目前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进行了飞行测试,部分技术已经用于“下一代干扰机”等装备中。 美军在有/无人机协同认知电子战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一是虽然“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能够自动干扰新出现的通信威胁,但是仍必须依靠人的介入与控制,即还没有办法完全脱离人的控制;二是智能化决策干扰相关技术主要运用于美陆、海军“复仇女神”、“下一代干扰机”等项目,相比之下,美空军在此方面要相对落后,目前仅开展了“怪兽认识电子战”项目,直到目前还没有出现具体应用设想或场景。总之,美军有/无人机协同认知电子战方面总体进展稍显缓慢。

5 美军有/无人机协同发展趋势电磁频谱

5.1 面向新型作战概念,丰富协同作战运用

美军提出的电磁战、马赛克战等新型作战概念在不断深入,牵引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发展,如马赛克战强调的是有人机释放大量单个功能的智能无人机,接敌后构建多个节点实施体系化作战,这些新型概念正在推进美军不断更新有/无人机协同的作战运用方式[17],例如,有人机与忠诚僚机协同、有人机与无人机蜂群组网协同、有人机与无人机构建分层作战等,以遂行各种复杂作战概念下的强对抗性作战任务。未来联合作战下,美军可利用五代机,甚至是六代机构建强大的协同组网,通过先进指挥信息网络与无人机随机编队,构建“侦察—干扰—打击—评估”的全流程闭环作战体系;或将无人机作为电子干扰和火力摧毁的空中平台,对敌实施强干扰或反辐射攻击,后续依托有人机进一步开展火力摧毁,以突显其体系作战的效能。

5.2 大力推进忠诚僚机,嵌套使用组合打击

相对于其他协同方式来讲,有人机与忠诚僚机协同的作战优势尤为明显,忠诚僚机可以作为兵器的倍增器,增大探测作用距离、携带反辐射武器攻击、发射高功率微波脉冲、对敌防空系统实施电磁攻击、引导敌方雷达开机等,战术战法灵活多样,美军认为“有人机+忠诚僚机”的空中作战体系打击传统的防空系统效果很好,有/无人机协同的作战效能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美军很可能会依托“忠诚僚机”实施嵌套式、组合式打击。美军忠诚僚机典型作战设想如图8所示。

电磁频谱

▲ 图8   美军忠诚僚机典型作战设想

5.3 大力发展智能无人机,提高“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生存能力

在未来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作战时,将继续大力发展消耗性/可重复使用的无人作战平台,作为F-35和B-21等有人作战平台的补充,以提高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的作战和生存能力,将有人作战平台的战损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要大力发展多功能一体化无人机,能够确保无人机在侦察、干扰、攻击等功能灵活切换,有效支撑多功能一体化无人机在有人机协同下最大作战效益的发挥。同时,大力发展单个智能体无人机,以便灵活构建无人机蜂群,带动微小型无人机发展。美军为了进一步推进马赛克战、电磁频谱战等新型作战概念,将会大力发展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无人机,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对无人机的控制,以确保多架无人机的自主作战能力,从而推进有/无人机的灵活编队协同。

6 结束语

有/无人机协同作战作为新概念和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将大大改变未来作战的方式和形态。本文针对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现状、协同运用构想、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开展了探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快推进有/无人机协同的交互控制、智能决策、自主组网、认知对抗、低截获高速数据链、无人自主编队等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有/无人机协同方向的并轨,对促进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