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乘势而起,推进机器人智能化发展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宁远)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型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了加快各类机器人的应用拓展,“机器人+”概念应运而生。
 
今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得到显著提升,支持一些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
 
不断释放的机器人市场潜力
 
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内机器人市场一直处在稳定增长的态势下,从2018年的77亿美元,到2022年的1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根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国内机器人市场有望在2024年达到25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各类机器人的持续深入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具体到细分种类来看,工业机器人无疑是目前应用最深,覆盖面最广的一类机器人。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在经过2019年和2020年的市场规模回落后,在2021年、2022年也开始回归强势增长,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已接近200亿美元规模。中国工业机器人则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速,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75亿美元,占比全球43%,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115亿美元。
 
而服务机器人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下游功能场景也在不断拓展。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38亿美元增长至了2022年的217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到290亿美元。从国内市场看,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增速要更快,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2022年国内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接近70亿美元,而到2024年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近年来,总能在市场上听到一些康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的新进展,这的确反映出特种机器人在医疗需求、农业需求、护理康复需求等新兴需求的刺激下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应用。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预测,2024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4亿美元,国内同期增速也在全球市场增速之上。
 
“机器人+”发展领域中的智能化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划定了共10个机器人深入应用发展的经济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经济发展领域是制造业、农业、建筑业、能源业和商贸物流业,社会民生领域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和安全应急应用。
 
在行动实施方案中,一个词被多次提及,就是“智能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化变革、系统智能化建设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智能化,无疑是未来各类机器人围绕“机器人+”概念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
 
机器人的智能化与AI芯片息息相关,各类机器人智能化应用和算法的快速发展,如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感知对AI 芯片提出了2~3个数量级的性能优化需求,而得益于新型材料、工艺和器件的迅速发展,如3D堆叠内存、工艺演进等也为AI 芯片提供了显著提升性能和降低功耗的可行性。
 
未来机器人可以预见的将会有大量数据计算处理和智能交互需求,芯片本身需要具有高吞吐量、可编程性、可拓展性并有着高内存和带宽。随着AI处理和智能交互需求提升,SoC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调研机构Technavio对SoC市场相关企业的分析调查也显示,未来几年SoC市场主要由机器人以及5G领域驱动。
 
AI芯片以SoC的形式打入机器人系统,不单单能实现视频处理、智能传感交互等应用的局部性能优化,更容易从机器人整体架构出发进行系统性优化。
 
写在最后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打造一批产业链上下游机器人+应用的标杆企业,全方位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国内机器人应用正在向深入应用和多元化应用开拓,不断释放潜力的机器人市场也将带动国内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