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线性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描述

电路图如下所示,利用LT1014与2N2222构成输出电压调节的闭环回路控制,其中LT1014是利用LTspice自带的模型,也可以用其他型号的运放。

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R1、R2分压电路采样输出电压,与V4的2.5V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得到运放的误差信号,这个误差信号根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变动进行调节,使得运放输出不同电平的电压,用来驱动Q1,稳定5V输出电压不变,其实就是一个负反馈过程。

下面试验一下,输入电压变化、输出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情况:

a. 输入电压变化

分压电路

输入仿真了5个电压,分别为8V、13V、18V、23V、28V,输出电压波形可以从上图看到,始终为稳定的5V;

注:

多组数据仿真时,可以使用. step param语句来实现;另外,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1种:

.step param 变量名 最小范围值 最大范围值 每次仿真步进值

也就是设定参数变化范围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仿真时每次的步进值。

第2种:

.step param 变量名 list 数值1 数值2 数值3.......

这种方法是把你需要仿真的变量数值写出来,如果仿真的数据比较多,那语句就会比较长了。

这两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b. 输出负载变化

分压电路

负载电阻从10Ω变化到100Ω,输出电压的电平重合在一起,可以稳住5V电压。

电路中的2N2222也可以用MOSFET来替换,这个串联三极管/MOSFET在电路中起到可变电阻的作用。

这个可变电阻作用可以这样来分析,如果输出电压低于5V,U1增加输出电压,加大Q1的驱动电平,降低Q1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压降,升高输出电压;反之,输出电压低于5V,是相反的过程。

使用三极管的话,需要给三极管的基极提供足够的电流,存在驱动损耗;MOSFET的静态驱动功率可以近似为零。

这个串联线性稳压电路的缺点也很明显,当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相差比较大时,串联三极管/MOSFET会承受较大的压降,导致承受较大的损耗。

分压电路

输入24V,输出5V,三极管上承受19V压降,并由此产生9.4561W的损耗。另外一个缺点是,最小输入电压不能小于三极管压降加输出电压的和,否则不能稳定输出电压。

分压电路

输入电压在1V到5V之间变化,得到的输出电压低于5V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