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PROGRES DC技术试用体验

描述

EPI的变形大都朝着一个方向,如果相位梯度的方向变了,变形的方式也跟着改变,以头部DWI为例,我们可以把相位梯度场由小到大的方向设定为由前到后,即AP方向,也可以改为由后到前,即PA方向,改变相位梯度场后的脂肪位移的方向如下:  

相位编码方向 AP VS PA

Progress

当改变相位梯度的方向后,相对于固定位置的水质子成像的脑组织,脂质的化学位移会随着梯度场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再以体部DWI的b0图为例,我们可以把相位梯度的方向设定为由左到右,即LR方向,也可以改为由右到左,即RL方向,改变相位梯度场后的脂肪位移的方向如下:  

相位编码方向LR VS RL

Progress

改变相位编码的方向后,本来平直的盆腔中线也随着相位编码方向的改变而向不同方向弯曲。

压脂后,即使脂质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了,但相对于盆腔中心的水质子,位于盆腔前后的水质子的频率仍会偏离中心频率,进而发生图像变形,而且越远离磁场中心,变形越重。  

PROGRES - Distortion Correction(DC)  

综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不同方向的相位编码梯度,牵拉着偏中心的组织结构往不同方向变形。

这就像吹风机往不同方向吹头发,头发从发根往不同方向倾斜,如果吹风机吹两次方向相反,大小和时间相同的风,倾斜的头发会被纠正些许。   

如果我们用两次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相位编码梯度采集EPI信号会怎么样呢? GE的PROGRES技术中的Distortion Correction(DC)选项就做了如此设计,如下图所示:  

常规编码方式 VS DC

Progress

a)图的两组相位编码线方向一致,大小相同,这是常规的EPI编码方式。

b)图的两组相位编码方向相反,大小相同,这是DC的编码方式。  

DC在GE的EPI技术序列中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

Progress

DC在实际扫描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Distortion Correction(DC)

Progress

不同方向的相位编码梯度使得偏中心频率的部位朝着不同方向形变,而DC很好的扼住这些形变。  

MUSE+DC

Progress

在DC加持下的MUSE可清晰显示颅底占位的范围、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病变与脑膜关系(红箭),病变与视神经的关系(红圈)。本图来自GE  

MUSE+DC

Progress

本图来自GE  

传统的SE-EPI序列很难做出高分辨的图像,因为在传统EPI采集中,分辨率越高,要求矩阵越大,矩阵越大,读出梯度场的切换幅度和持续时间就越长,由此累积的图像形变就越大,而MUSE和DC的技术支撑了更高清的DWI图像。  

高分辨DWI

Progress

本图来自GE  

但是DC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结合MUSE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运动部位的扫描效果有待提高;

建议保留原始图像以备参考。    

高分辨和少形变也给DTI成像带来了更细腻的成像效果

分辨率对DTI的影响

Progress

上图左侧为美国脑计划的扫描参数所得的DTT,右侧是更高分辨率得到的DTT,较低分辨率下的“Fiber Crossing”在较高分辨率中实际上是“Fiber Kissing”。

我们所深信的真相根植于我们的所见,如果除去那些大胆的推测,也许,大多数时候,只有我们看到哪里,“真实”才到达哪里。  

虽然上图右侧的分辨率更高,但扫描时间更短,这又是什么技术的加持呢?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