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陈维Nano Letters:亲铝界面层实现无枝晶、高面容量的铝负极

描述

【研究背景】

铝金属作为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具有低成本、高比容量以及高安全性的优势,可充电铝金属电池(RABs)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电池候选者之一。然而,由于在RABs中负极侧较低的实际循环容量,金属铝负极在沉积/溶解过程中存在的枝晶问题被严重低估。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维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构建超薄亲铝界面层(AIL)的策略,以调节铝金属沉积的成核和生长行为,从而在高面容量(50 mAh cm-2)下实现高度可逆和无枝晶的铝金属沉积/溶解。基于AIL负极与石墨正极所构建的”无负极”铝离子电池可稳定循环1000圈以上。其成果以题为“Reversible, Dendrite-Free, High-Capacity Aluminum Metal Anode Enabled by Aluminophilic Interface Layer”在国际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孟亚寒、博士研究生王明明以及博士后李科,通讯作者为陈维教授,通讯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作亮点】

(1)提出构建超薄亲铝界面层(AIL)来调控铝金属的成核与生长行为,从而实现在超高面容量下可逆、无枝晶的铝沉积/溶解过程,本工作以在钛箔上引入亲铝的Pt为例(Pt-AIL@Ti)。

(2)在50 mAh cm-2的高面容量下,构建的AIL基底依然能够实现可逆的铝沉积/溶解,这比之前的研究高了1-2个数量级。

(3)在10 mAh cm-2的高面容量下,铝金属在AIL基底上可以稳定地发生沉积/溶解过程超过2000 h以上,平均库伦效率高达99.9%。

(4)通过DFT、SEM、非原位XRD以及TEM对AIL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证实了亲铝的Pt为铝的沉积提供了均匀的成核位点,促进了铝在沉积过程的均匀成核以及生长,减少了非活性铝的生成,这是实现高面容量下稳定、可逆、无枝晶的铝负极的关键。

(5)基于Pt-AIL为负极,石墨纸为负极的“无负极“全电池可以实现1000圈的稳定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0%。

负极

图1 AIL的设计原理以及机理示意图。a, 示意图; b, 吸附能计算; c, 差分电荷密度。

负极

图2 半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相关SEM。a, 成核过电位; b, 沉积/溶解极化; c, 沉积/溶解曲线; d, 循环稳定性; e, 库伦效率; f-m, SEM图像以及对应EDS mapping。

负极

图3 高面容量下半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 不同电流的沉积/溶解曲线; b, 循环稳定性; c, 库伦效率; d, 不同面容量下的沉积/溶解曲线; e, 性能对比。

负极

图4 不同面容量下Al沉积在Pt-AIL@Ti上的SEM图像。a-b, 10 mAh cm-2; c-d, 20 mAh cm-2; e-f, 30 mAh cm-2; g-j, 10 mAh cm-2的横截面以及对应EDS mapping。

负极

图5 Pt-AIL@Ti的作用机理验证。a-b, 非原位XRD; c-h, TEM以及相关EDS mapping。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