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定频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

描述

对于27V输出的低压大电流应用场合,在前期的拓扑选型时,主要考虑了移相全桥,Boost+定频谐振和Buck+定频谐振三种拓扑。移相全桥拓扑中,由于需要考虑低压输入、高压输出情况,匝比被限制在了4:4:4,导致在53.5V输入,27V输出额定状态时,最大占空比小于60%,导致整机效率不高。对于Boost+谐振电路和Buck+谐振电路,谐振输入电压范围被限制在100V以下,输出为27V大电流情况,Q值比传统AC/DC 谐振应用中的Q值大得多,导致升压能力有限,增益曲线非常平,不能采用原有的调频控制,后级只能采用定频控制。

对于Boost+定频谐振拓扑来说,其短路风险较大。Boost为升压拓扑,母线电压最低被限制在60V以上,短路时,需要快速控制谐振占空比,谐振控制需要来回切换,控制的风险较大。而Buck拓扑为降压拓扑,短路时,主管占空比能够快速响应,短路处理风险更小。Boost+定频谐振拓扑与Buck+定频谐振拓扑相比,Boost侧MOS管选择余地较小,一般Rdson更大,效率并不占优势。最后选定Buck+定频谐振拓扑作为DCDC的拓扑。

此时定频谐振电路相当于固定增益输出。对于Buck+定频谐振电路,后级谐振全桥电路采用开环控制,使全桥谐振电路工作在谐振频率点,通过调节前级Buck的占空比来控制整个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这种控制策略相对于只控制谐振工作频率和两级分开控制而言,具有如下优点:控制更为简单,后级全桥谐振电路的开环输入阻抗大,有利于系统稳定。实际电路中可以采用电压外环,功率内环的控制方式来工作。

谐振电路

图2 Buck+定频谐振电路控制示意图

工作原理

在图1所示的Buck+定频全桥谐振拓扑中,谐振电路开环控制,以50%占空比固定工作在谐振频率点。这里Buck和谐振电路的开关频率相同。由于在大部分负载情况下,Buck的占空比都大于50%,故这里分析Buck占空比大于50%时的情况。电路可以分为8个工作区间,电路的主要工作模式和波形如下图所示:

模态1【t0~t1】:t0时刻主Buck MOS管Q1导通,Buck电感电流上升。此时谐振电路的Q4,Q5管仍在导通,变压器副边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同步整流管Q8导通。此时变压器原边被箝位在-NVo,故iLm仍在线性下降,此时谐振频率为fr。由于此时Buck电感电流大于谐振的输入电流,Buck母线电容开始充电,母线电压上升。

模态2【t1~t2】: t1时刻,当谐振电感电流iLr等于励磁电流iLm时,关断Q4,Q5管,此时开关频率等于谐振谐振频率。谐振电感电流通过D3,D6续流,此时变压器原边电压极性变为上正下负,同步整流管Q7导通,由于此刻Q8电流为0,故Q8为零电流关断。Lm被箝位至NVo,励磁电流iLm开始线性上升。此时谐振端输入电流出现了突变反向,Buck电感电流仍大于谐振输入电流,Buck电容继续充电,母线电压以更大斜率继续上升。

模态3【t2~t3】: t2时刻,Q3,Q6开关管导通,由于之前D3,D6已经导通,故Q3,Q6为ZVS开通,谐振电感电流iLr经过Q3,Q6,变压器副变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同步整流管Q7导通,电感Lm上的电压被箝位在NVo,电流iLm继续线性上升。此时谐振端输入电流为近似半波电流,中间过程当电感电流小于输入电流时,母线电容开始放电,Buck母线电压下降。当电感电流大于输入电流时,母线电容重新开始充电,Buck母线电压上升。

谐振电路

图3 电路工作模式及其相关波形

模态4【t3~t4】: t3时刻,谐振电感电流iLr等于励磁电流iLm时, Q3,Q6开关管管关断,此时Q7电流减小到0,Q7为零电流关断。D4,D5续流导通,变压器原边电压极性变为上负下正,同步整流管Q8导通。Lm重新被箝位到-NVo,励磁电流iLm开始线性下降。

模态5【t4~t5】: t4时刻,Q4,Q5开关管导通,由于此前D4,D5已经导通,故Q4,Q5为ZVS导通,谐振电流iLr流经Q4,Q5,变压器副变电压继续上负下正,Q8继续导通。电感Lm上的电压仍被箝位至-NVo,故iLm继续线性下降。

模态6【t5~t6】: t5时刻,Buck主MOS管关断,Buck电感电流通过D2管进行续流,Buck电感电流开始减小。此时谐振电路延续【t4~t5】状态。

模态7【t6~t7】: t6时刻,Buck的同步管Q2导通,由于之前电流流过D2,Buck同步整流为ZVS开通。此时谐振电路延续【t4~t5】状态。

模态8【t7~t8】: t7时刻,同步整流管Q2管关断,电感电流继续通过D2续流,Q2为硬开关关断。到t8时刻Q1管重新开通。此时谐振电路延续【t4~t5】状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