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的算法和原理

人工智能

629人已加入

描述

生成式AI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模拟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生成具有一定逻辑性和连贯性的语言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本篇博客将从技术角度介绍生成式AI的工作原理、主要算法和应用领域,不涉及复杂的公式,注重向普通非专业人士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的算法和原理。

一、生成式AI的工作原理

生成式AI主要基于深度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大规模的数据集,学习抽象出数据的本质规律和概率分布,并利用生成模型生成新的数据。生成式AI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递归式生成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

递归式生成模型是一种基于条件概率的生成模型,能够生成与前面生成内容相关的后续内容。常见的递归式生成模型包括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变换器(Transformer)等。以循环神经网络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AI

经典循环神经网络之RNN架构图

输入一个起始符号;

循环神经网络根据当前输入符号和前一时刻的状态,预测出下一个符号的概率分布;

根据概率分布,随机采样得到下一个符号,并将其作为下一时刻的输入;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生成指定长度的文本。

递归式生成模型的缺点是无法同时考虑全局信息,因此容易出现局部不连贯的问题。

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

生成式对抗网络是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生成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数据,如图像、音频等。GAN主要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两个部分:

生成器根据随机噪声生成假数据;

判别器根据真实数据和假数据进行分类,以此训练生成器生成更加逼真的假数据;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生成器生成的假数据和真实数据难以被判别器区分。

GAN的优点是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数据,但其训练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平衡生成器和判别器的性能,避免生成器落入局部最优解。

AI

生成对抗网格(GAN)工作原理图

二、生成式AI的主要算法

循环神经网络(RNN)

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递归式生成模型,能够处理序列数据。其特点是通过不断迭代,将前一时刻的状态传递到当前时刻,从而实现对序列数据的建模。RNN主要包括基础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等不同的变种。

变换器(Transformer)

变换器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生成模型,相比于循环神经网络,其能够同时考虑全局信息,避免出现局部不连贯的问题。变换器主要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其中编码器将输入的序列数据转换为一组特征向量,解码器根据这些特征向量生成输出序列。

AI

transformer算法架构图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生成式对抗网络是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生成模型,其主要思想是让生成器和判别器相互对抗,从而提高生成器生成逼真数据的能力。GAN的训练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平衡生成器和判别器的性能,避免生成器落入局部最优解。

AI

步骤1 训练判别器

AI

步骤2 训练生成器

AI

步骤3 循环迭代训练判别器和生成器

AI

训练到判别器无法分辨生成器生成的内容真假为止

三、生成式AI的应用领域

生成式AI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生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

生成式AI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可以用于文本摘要、机器翻译、对话系统等任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变换器的Transformer模型,其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计算机视觉

生成式AI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可以用于图像生成、图像修复等任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DCGAN模型,其可以生成逼真的图像。

音频生成

生成式AI在音频领域中,可以用于语音合成、音乐生成等任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Wavenet模型,其可以生成高质量的语音和音乐。

生成式AI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会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