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是什么?

智能电网

315人已加入

描述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和优化方法,协调、控制、监测和优化整个电网的的系统。它是一种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数据处理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网各种设备的监视、调节和控制,从而提高了其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电网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技术:

1. 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技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对整个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智能电网能够快速响应功率需求变化,实现高效的电力输送管理和维护。

2. 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智能电网采用精密的测量和传感技术,可对电网负载、能源质量、线路电压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这种技术有效地避免了电网负载过载、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3. 控制和规划技术:智能电网系统可以精确地计算、控制和规划电力系统的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和高效。

4. 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电网系统可应用于接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智能电网能够监测和调节电力质量及电力系统稳定性以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接入。

智能电网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和算法,以及持续不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也为电力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有助于推动清洁、高效的能源革命。

智能电网是以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的新型电网。它的电量控制更为精准,能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济更为有效,能够实现可观测(监测电网所有设备的状态)、可控制(能够控制电网所有设备的状态)、完全自动化(可自适应并实现自愈)和系统综合优化平衡(发电、输配电和用电之间的优化平衡),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清洁、高效、经济。

智能电网是电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世界上还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我国将发展智能电网列入国家战略,目标是在现有电网改造的基础上,构建灵活应变的智能能源系统。智能电网能够有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实现能源互补优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